烈日炎炎云研修,“深度学习”共生长 当下,深度学习成为热词,如何开展指向学科素养提升的深度学习?如何着力于关键能力,实施“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是一线老师教学中需要思考与积极践行的问题。假期,恰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五期在线研修,湟里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以此契机,同步开展线上活动,进入高端培训现场,与深度教学零距离。 7月30日上午,全体成员首先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的主题讲座。郭教授从人工智能、心理学意义、教育学意义的比较中,描述教学中“深度”的内涵,以教学教学案例生动阐述了“有意义学习”下的学生学习行为展开,明确了“深度学习”为什么要深,深在何处,如何深度的实践,尤其是对深度学习中五大特征:“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把握本质与变异材料”、“迁移与创造”、“价值判断与合作交流”进行了微观层面的教学指导。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罗滨校长则主要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及教学实施现状,罗滨校长的介绍进一步丰富了老师们对实施模型的认识。她提出的深度学习实践模型2.0:面向未来的学习、基于标准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持续改进的学习,进一步打开了学员的视野。罗校长在报告中提出,在线高质量学习四要素:学生(中心)、教师、资源和技术,并研判未来教学与教研趋势:“线上与线下”长期并存。 虽然前期湟小老师们也就深度学习组织过相关的教学研讨及理论学习,但整个上午近四个小时的脑力风暴,着实让大家进一步清晰了“深度”的概念,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手段,即实施“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我们要携手并进,学名师、促成长,参与到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改进探索中!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真正实现深度学习,培育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