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武进区第十三轮小学语文“送培上门”暨农工民主党武进教育支部送培第二次活动在南宅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指向言语实践的教学内容选择。武进区教师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农工党武进教育支部主任朱晓承,武进区教师发展与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裴红霞校长,送培导师星辰实验学校金磊副校长,李玉平、陈梅、方大芳等农工党党员以及送培点学员全程参与这次活动。 我校王萍、陶欢等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在苏教版六下《理想的风筝》同课异构的教学中拉开帷幕,朱小燕和虞红霞两位老师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风格为学员们奉上了一道教学盛宴,让大家在聆听、品悟、思辨中感受到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课堂形态、课堂质感、课堂风貌。 
两位老师着眼于文本言语表达和教学功能的开发,以思念为“线轴”,以表达为“风筝”,通过“选典型”“写细节”“抒真情”三个块面构筑起了课堂学习的平台与支架。南宅实验学校朱小燕老师用她的洒脱、大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对话”场域,在遣词造句的细节上做“推敲”,去涵咏文字背后细腻的情感。武进区实验小学虞红霞老师则用她的可亲、严谨引领学生穿梭在语言文字的密林中,在句式的表达效果上做“玩味”,去揣摩言语形式存在的意义……一个个精心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体悟到了作者创作情感的原点,更让学生触摸到了作者创作的匠心,得言得意更得法! 
“学而知不足,教而知困惑。”课堂观摩之后,导师金磊副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简要的点评,并组织大家聆听专题讲座。虞红霞老师结合《理想的风筝》,截取几个教学中的镜头给大家作了《用心掂量文本,因为更看重温度与深度》的微讲座,针对“言语实践指向下教学内容的智慧选择”交流了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裴红霞校长题为《指向言语实践的教学内容选择》的专题讲座,从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区别娓娓道来,围绕“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研究本体教学内容内涵”三个方面作了详实地阐述,给予了大家高位的指导与前瞻的引领。 精彩的课堂展示,精准的课后点评,精湛的专题引领,为学员们如何选择和开发言语实践的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相信在专家导师的引领下,学员们一定会在小语教育这一广袤的苍穹里放飞属于自己的理想风筝,吹奏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欢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