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角色说话时的心情。
2、 关注云雀妈妈说的话,学习有条理地介绍森林的作用,学会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进行小练笔。
3、 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植树造林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科普童话《云雀的心愿》,跟随小云雀和云雀妈妈去旅行。云雀妈妈说要先考考我们
2、选择正确音节。
树冠(guān guàn) 暖和(hé huo) 埋怨(mán mái)
指名核对,齐读。
二、精读感悟
大家把字音读得响亮准确,云雀妈妈让我们赶紧一起出发啦!
(一)沙漠上空
他们飞呀飞,飞到了沙漠的上空。他们看见了什么?说了什么?
交流出示句子: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指名回答问题
这样的情景让你想到哪些词语?(不毛之地,恶劣,贫瘠,狂风怒号)
提示:注意提示语。同桌练习分角色读,读后提问:
提问:云雀妈妈心疼什么?
生:心疼森林被毁坏了。
师引读: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
“乱砍滥伐”是什么的情景?
生说:大树小树全被砍光了。茂密的树林变成了光秃秃的一片。这样年复一年,肥沃的土壤就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师:是啊!人们胡乱砍伐森林,毫无节制,久而久之,茂密的森林就会变成贫瘠的沙漠,寸草不生。出示图片(茂密的森林——乱砍滥伐——风沙飞舞的沙漠)
看到这样的变化,云雀妈妈十分心疼,谁再来读读云雀妈妈的话。
我来读小云雀的话,你读云雀妈妈的话。
小云雀的妈妈娓娓道来,心里非常的难过。
(二)大河上空
小云雀和妈妈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他们带着心痛,离开了沙漠,接着飞呀飞,来到大河上空。
1、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生(分享哪一句读哪一句):
像脱缰的野马(洪水很凶猛,像没有被驯服的马,疯狂地奔腾着)
咆哮(水声之响,水势之猛,水流之急)来势汹汹
冲垮、淹没(危害之大,有可能造成家破人亡的惨祸)
洪水如此凶猛,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
2、分角色读,注意提示语。
妈妈怎么回答的?齐读妈妈的话。
什么样的场景就是泛滥成灾?
为什么河里的水会泛滥成灾?(板书:森林水库)
小云雀又有疑问了(一起读):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
森林为什么是森林水库呢?
3、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第10自然段云雀妈妈的话,圈画关键词句,看一看云雀妈妈是怎么把森林是水库这一问题有条理地说清楚的。
生自由读。
合作学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从上带下(有顺序)
树冠可以……
树干上的苔藓和枯枝败叶可以……
土壤……就更大了……
师引读——
这样从上到下介绍森林中树冠、苔藓和枯枝败叶以及土壤的作用,说的很有:有顺序(板书 有顺序)
师:这一段在大结构上,你还有什么的发现?
生:它是按照总分总的方式介绍的。(有层次)
第一句话总写森林能蓄水。接下来三句话从上大小分别介绍树冠、苔藓和枯枝败叶、土壤的蓄水作用,最后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森林的蓄水作用。你看,云雀妈妈说的话不仅有顺序,还很有层次
这里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说,说的很有层次。
男女生对读,看看这一段都是围绕什么来说的?
生:围绕森林可以蓄水来说的。(有中心)
这样说话就围绕一个中心来说。(板书有中心)
同学们,云雀妈妈回答小云雀的问题,说的有中心、有层次、有顺序。
(三)森林家园
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飞呀飞,一路见闻,一路深思,觉得又累又热,就飞回了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停在一棵大树上休息。
小云雀觉得森林家园真凉快,这时,云雀告诉他:森林还是个巨大的空调器(生接读,师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第15自然段,对比第13自然段,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27分钟
有顺序(季节顺序)指名读。有层次(总分总)指名读。注意语气,娓娓道来。
有中心(调节气温)这段话说的也非常有——指板书:有中心,有层次、有顺序。
小结:云雀妈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是一个语言大师,说话说得很有条理。她介绍了森林水库,还有条理地介绍了森林是一个空调器。
三、总结延伸
1森林还有什么作用?
出示资:这一段材料写的一亩森林的多种作用。
其中,有几条都是围绕“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请你把他们挑出来,以“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气净化器”开头,像云雀妈妈那样有条理地说一说。
同桌先讨论讨论,然后全班分享交流。
生说,全班评价。
是不是围绕一个中心说的?(不是空气净化作用的不能选)
是不是有层次?(总分总)
是不是有顺序?(一天,一个月、一年)
说话不仅要说的有中心,还要说的有顺序。谁来完整地说说看。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把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空气净化器说的有中心、有层次、有顺序。就是说的有条理。
2、同学们你还能告诉小云雀,森林有什么作用吗?
3、所以,小云雀就有了让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我们最后再来读读云雀的心愿。(齐读14小节)
4、同学们,这是小云雀的心愿,这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突出一个重点——深度思考,获取新知。学生在探究阅读中能否深入思考,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当。我在教学《云雀的心愿》时,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会引起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这一案例,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许多课件,“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这些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本篇课文只是介绍了森林4个方面的重要性,对它更富魅力的东西没有全部列出。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延伸:生活中,森林还有很多作用,你知道吗?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他们在阅读,思考、整理、采纳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答案,通过课上交流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钱春霞: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语文教学就要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无限的张力,增强课堂活力。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些、活泼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何愁学生不自然而然地走进深度学习呢?
刘娟萍:蒋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许多课件,“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这些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许永伟:本篇课文只是介绍了森林4个方面的重要性,对它更富魅力的东西没有全部列出。蒋老师设计问题:生活中,森林还有很多作用,你知道吗?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他们在阅读,思考、整理、采纳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答案,通过课上交流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陈国荣: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感悟实践中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也要有一双“慧眼”,做“课堂麦田”的守望者,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偶然”促进学生反思碰撞并不断生成智慧,让“教育智慧”成为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导火索。
实现一种延伸——深度开发,拓展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