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上午第二节课,语用课题组课题研讨活动在一(1)班举行。本次活动,先由张志清老师在上了一节《我爸爸》的课题研讨课,然后课题组老师进行了研讨。在活动中,张志清老师根据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主题,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选择上课内容,精心设计语言运用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课题研究思想。 一、教学思路清晰。 这堂课呈现的是绘本教材,通过导读《我爸爸》这一绘本,以“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这一主题为依托,小组合作阅读,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谈话导入——走进绘本——学用结合——主题升华。 二、教学目标明确 ①通过这一组绘本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阅读的方法,就是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从文本中找出支撑自己见解的理由,提炼人物形象;第二,通过读绘本,体会“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这一主题;第三,培养学生陈述自己观点的口头表达能力。 ②深情导读,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读绘本这一环节中,一开始就是深情地大声朗读,使学生很快就被绘本吸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这样阐述阅读指导:一开始,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学生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名真正的读者。 ③品味语言,感受积累。绘本的语言非常简洁,老师在读绘本这一环节中不断出现“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这句话,不但是让学生品味作者自豪的情感,同时也是在积累语言。因为听老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④学法指导,学用结合。走进绘本初始环节,老师先指导学生如何看图,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又指导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找出理由。学法指导一步一步非常细致,层次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