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维,火花迸发 ——五年级组第一次语文教研活动 2018年3月27日上午,五年级组开展了“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的语文课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两个议程,先由李春香老师执教 《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再是本级组课题组成员进行认真议课。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紧扣语用课题,步步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的痕迹。 在品读“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那一段,李老师下足了工夫,充分地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篇课文的主题是“自由”“快乐”,如何让学生体会呢?李老师把她的整节课堂设计成了一个“自由快乐”的课堂,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呢?李老师引入了“景物”,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在一次次的个性化朗读体验中,学生逐步体会到了“所有的东西都是自由的。”巧夺天工,浑然天成。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老师总结出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既教读法,又教写法,最大限度地进行了知识的传授,这样的课堂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设计的一个小练笔更是不偏不倚地替学生习作引路。表达与阅读理解应该是融为一体的,阅读课有表达。光说不练的课堂是不行的,哪怕写一个词,写一个字,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养成了用笔去思维,养成学生深度学习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更严密,更全面。本次课题研讨活动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