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孔子游春
发布时间:2020-08-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雅玉

孔子游春(第一课时)

 

湟里中心小学  刘雅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等词语成语的意思。

  3、体会第8节中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

一、课前谈话,导入  

1、有谁了解《论语》吗?《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写而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

可能大家对《论语》不大熟悉,但论语中的很多话是我们常用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孔子还说了一句:“学而不思……”这句话是说:学习时要善于思考,边读边思。带着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我们走进写他的一篇课文——板书: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大家打开课文,对照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它们的意思。(提示:不理解的做好记号)

3)思考:围绕“孔子游春”,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表扬及时圈画的学生,注音批注的学习习惯,写好小节号,做好分段标记)

3、检查自读情况
    1)刚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圈画出的成语还有哪些是不理解的?

(预设:司空见惯:指对某些事情表现出很常见的样子,不觉得很奇怪。课文中指水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都可以用这个词,比如:暑假回到乡下被一条毛毛虫吓坏了,可乡下孩子却司空见惯的把它捉住了。

从司空见惯的苹果落地现象中,牛顿竟能发现地球引力

深思熟虑:深:周详;熟:细致审慎。反复细致地考虑。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教”教育、“化”感化,整个词的意思是:善于通过教育来启迪人。 “善施教化”的意思是善于教育感化。

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和谐柔和。

相机点评哪些是常用的四字成语,不是成语。

2)老师也找了一部分成语。(出示)你能读吗?指名读。

我把这些成语分成了三组,这三组成语各有什么特点?

(写春天景色的;写水的;写人物说话情态的)

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绿草如茵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波澜起伏          从容不迫  

        司空见惯          手舞足蹈 

        奔流不息          情不自禁

3)孔子就借“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意味深长地对弟子们说了很长一段话,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指名读。

你真的读出了孔子意味深长的语气。这篇课文中的对话特别多,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样的提示语,结合语境读。用上这样的方法,和同桌配合读一读课文的10—19小节,相信你肯定能读好。

4)看大家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刚才读得很投入。那这篇课文围绕“孔子游春”,写了哪些内容?这个内容是从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

你能说得更简练一点吗?

(简练多了,谁还能用短语或词语来概括一下?相机板书:赏景,论水,谈志)

5)你能对照板书,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三、学习第一段

1、现在,我们就一起欣赏泗水河边美丽的春景吧!(出示第二节)

指名读。(可能读得不怎么好,相机指导)

2、(第一句)现在正是春天,读着这个句子,脑子中想象画面,再来读这一句,先自己试一下。

指名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闭着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交流: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联系自己感受到的春天,对照插图,再来读读这句话。

3、啊!你们的朗读让我厂家到: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引读——

4、“广袤”你理解吗?东西的长度叫“广”,南北的长度叫“袤”,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天空等。〈汉书〉中说“广袤可千里”。读的时候,这个词要拖长一点,强调一下,读——

理解“飘逸”“眸子”——比喻得多么恰当啊!“絮语”

5、这句话用比喻加排比的句式,具体地写出了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我们的大自然,不光有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春风,还有什么?(板书:

漫天的云朵;绚丽的鲜花;滔滔的江河;滚滚的春雷;茫茫的大雾;壮阔的大海……)

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子);(绚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滔滔的江河是她流动的血液;  (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衣衫)(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壮阔的大海)是她(沸腾)的(血液);连绵起伏的群山是她饱满的额头;满天的星星是她调皮的眼睛

现在你能学一学作者的表达方式,合理想象,用上课文中这样比喻加排比的句式,说两句话吗?先和同桌讨论一下,一会来交流。

6、这一小节写的景美,句式也美,我们得把它记下来。依照这个填空,试一试吧!谁先来挑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孔子提出的“学而……”的学习方法,通过认真读文,积极思考,学会了生字词,理清了脉络,学习了表达的方法,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用好这种方法。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题。

  2. 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孔子论水    学生言志

              循循善诱

     

 

 

教学反思

1课文描写春景的文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读来让人感到温暖与陶醉。学生在自由朗读以后,我只是问:“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觉?”学生的发言是令人满意的。文字其实是有温度,有色彩,有声音,有感情,有思想的。学生说出自己对文字的感觉,然后读出这种感觉。大自然就是人类的母亲,应读得轻柔、深情,仿佛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而这样的文字,应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就像我们不能忘记母亲。

 2、“论水”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激励,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如让学生自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读读,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而在具体交流中,又引导学生紧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读懂了什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抓住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去理解文本,发展思维。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读中感悟,读中体味语言文字,读中感悟做人要做个真君子。

 3、积累是为了运用!运用有时是最好的感悟。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事非亲历不知难。我在课堂拓展延伸阶段,环环相扣,从“关于水的名言”,到“谈论志向的古文”,到“对孔子的评价”,再到“搜集孔子的名言读读”,都体现了积累是为了运用,这个过程展示了生命与生命的立体对话,既给了学生丰厚自身精神的重要平台,又创设了精神交流的桥梁,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统一,学生对孔子的认识逐渐丰满起来,对孔子的情感也逐渐浓烈起来。

 教学评价:

董小红:在教学中,教师能尊重主体,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课文中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反复思考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体会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王东:语文教学重在读,写文章的人“情动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触辞而动情”,所以,以读为主要手段,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入境动情,感悟“自然是伟大的母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已经悟得明,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到春意更浓的内涵,显得水到渠成,豁然开朗。

路燕芬: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走进文本,亲近文本,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通过教师的激疑、点拨,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读,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实现师生、生生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将学生的思考和认识引向深入。在评议中体悟急性子说话的语气,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等词语的意思。

陈明珠: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课文第8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教首先要以“孔子提倡学贵有疑”鼓励激发学生通过自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而后将问题归纳、整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使教化?→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