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德育天地>>上级文件
关于加快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1-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文瑶

 

 

 

 

 








常州市武进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常州市武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老干部局





常州市武进区财政局

 


 

 

 

 

 

 

 


武关发20211

 


关于加快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

内涵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镇(街道、开发区)关工委,各有关机关,全区各级各类学校: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爱心志愿者为青少年服务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学习,立志立业立才干的重要场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之际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校站结合提高青少年校外教育水平的意见》和省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立足新时代,践行新使命,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进一步强化“组织、功能、队伍、制度”四项建设,加快推进校外辅导站建设从数量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的重要意义

1、贯彻全会精神,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贯彻落实省委“两个文件”精神,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望和文化的追求,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愿景。

2、注重立德树人,更好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建设者和生力军。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同样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总要求,把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教育全过程。要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贴近青少年成长新需求,探索“互联网+”新路径,打造道德教育新业态。要秉承“文化塑造未来”的理念,深入开展“书香阳湖,心约未来”读书系列活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推进各类优秀文化活动创新发展。

3、强化机制建设,更好促进辅导站质量效益提升。加快推进校外辅导站内涵发展需要我们用文化自信的战略目光看待校外教育辅导站在大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全方位的提升,积极探索建立良好的促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达成“组织领导有力,装备设施良好,辅导队伍稳定,管理制度健全,活动常态有效”的工作目标,其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增强办站效益,实现校外教育辅导站发展的第三次飞跃。

二、加快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合力。要切实贯彻区委《新时代“党建带关建”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带关建”、“党建带站建”的机制优势,紧紧依靠各级党委领导,争取组织、文明办、财政、教育、老干部等部门的支持,汇聚各种力量,融合各方资源,为校外辅导站内涵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政策扶持、人力支援和物资储备,确保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有效有升,事业有序发展。

2、坚持服务为主,公益为上。要充分认识校外教育辅导站为全体青少年服务的基本宗旨,注重公益性和社会性,站在人民的立场去谋划,按照群众的需求去设计。要积极动员和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五老”、在职教师、社会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热情参与到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各项活动中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奉献智慧力量,为全体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3、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进校外辅导站内涵发展,就是要着眼质量,注重效益。要充分重视五老主体性,发挥他们在组织协调、过程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积极发挥在职教师和社会志愿者的特长优势,认真调研,精心谋划、有序运作,推进辅导站活动课程化、系统化、特色化,探索快速、高效、可持续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发展路径,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武进经验和阳湖模式。

三、加快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的实施要求

1、加强体制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各级关工委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协调,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动员和汇聚各种社会力量,为加快推进辅导站内涵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明确工作任务,研究应对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要配齐、配强、配优校外教育辅导站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落实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兼任站长的要求,强化对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各校外教育辅导站要按照安全、健康、有序、有益的要求,围绕新时代辅导站“组织、功能、队伍、制度”四项建设总体布局,完善和强化各类规范化管理机制。为辅导员和青少年进站活动落实必须的管理措施,明确必要的管理责任。要重视台帐建设和资料归档,注重信息交流和工作宣传,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2、构建网络体系,完善设施功能。

要健全以校外教育辅导总站为引领的中心站、基层站、家庭站四级网络体系,重视和发挥总站、中心站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在活动策划、组织管理、课程设置、资源利用和人员协调等方面形成共建、共享、共荣的局面;要充分发挥好基层一线校外教育辅导站的服务功能,满足全体青少年对教育和培训的愿望;要致力于体现家庭教育辅导站的个性与特色。

要充分利用镇、村精神文明实践所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等有利契机,与党组织和共、青、妇等组织协同合作,健全和完善校外教育辅导站硬件设施,落实培训场所和辅导课堂,扩充和提升图书、电脑、文体用品等的数量和质量,并积极发挥和不断提升其使用功能和社会效益,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活动环境和物质条件。

3、增进“校站结合”,充实辅导员队伍。

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密切联系中小学校,积极推广“校站协作”的发展模式,拓展“校站结合”合作空间。各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在教育资源、方案策划、专业师资、活动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主动为施教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提供人才、资源、技术、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策划活动、组织报名等环节给予协调和帮助;各校外教育辅导站要主动争取结对学校的配合和支持,使学校教育在镇村和社区得到有效延伸和良好拓展,合力开展好各项辅导活动。

通过各种方式,扩充辅导员队伍数量,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对进站辅导人员要进行分类登记和培训管理。要发挥“银发生辉工程”的榜样作用,动员更多“五老”人员退休即上岗;要积极向全体教师宣传辅导站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教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和特长方面的优势,派员参与辅导站工作;要继续吸纳包括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各类热心人士加入其中,成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一员。

4、创新活动形式,提升育人功能。

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节点,结合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依托辅导站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落实常州市关工委“文化塑造未来”铸魂工程,积极开展“书香阳湖,心约未来”系列读书活动,以读书为中心,推动各项活动有序进行。要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太湖湾青少年教育实践营地”的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社会实践等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辅导站正面教育的阵地功能、学习知识的园地功能、才艺拓展的场所功能、文体娱乐的平台功能、社会实践的基地功能、联系家校社区的桥梁纽带功能、学校教育的延伸拓展功能,优化放大办站效应,以常态化、课程化、项目化、特色化为导向,创建辅导站活动内容形式。

要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辅导站靠近社区,贴近孩子的优势,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实现全年活动常态化。要结合本地情况和需求,积极开办四点半学校、留守学点等形式的校外辅导班;有计划地举办兴趣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全年活动时长一般不少于60天,课程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5、注重典型示范,推进品牌建设。

要大力宣传辅导站工作典型、宣传辅导员先进事迹、宣传青少年在辅导站关爱下成长成才的生动案例,营造全社会支持辅导站建设的氛围。要加强辅导站工作专题调研,摸实情、找差距、抓落实,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落实针对性措施。要体现辅导站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本地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形成一站一景,一站一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不规则呈现形态和差异化竞争格局。

要继续加强示范辅导站、优秀辅导站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全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示范站评比的通知》(武关发[2017]第3号)和《关于开展全区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评比的通知》(武关发[2020]9号)等的有关要求,力争在未来三年内使示范站数量达到总量的50%。

四、加快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的制度保障

1、建立校站结合机制。在“校站结合”和在职教师进社区活动中,我区将实行施教区负责制和“需求派遣制”。学校要体现对教师志愿行动的尊重和鼓励,根据施教区辅导站需求,积极动员、引导更多热心下一代教育,了解青少年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熟悉现行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善于采取有效方法和手段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引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走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参与辅导和培训工作。每个校外教育辅导站应配备2-3名在职教师作为校外辅导员,配合“五老”一起做好辅导站工作。各镇(街道、开发区)关工委要做好所属学校和辖区辅导站教师派遣的牵头协调工作,具体可由基层关工委会同校外教育辅导站根据自身辅导和培训需求,主动与相关学校联系,并就时间安排、专业配置、人员数量等提出具体方案,由对口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和教师配备。辅导站要为参与辅导站工作的教师提供活动、教学、生活等方面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2、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区教育局和区关工委负责制订具体考核办法,并对相关考核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各村(社区)关工委会同校外教育辅导站负责做好参与辅导站活动教师平时工作情况的记载和对相关教师的师德表现及工作业绩进行考评;各镇(街道、开发区)负责所属学校教师进站情况的汇总和综合评价。各学校应将派出教师参与辅导站活动的情况和有关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价,并作为评优、晋级、提职等依据。区教育局将把各学校组织参与校外辅导站活动的整体情况和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师德、师风专项督查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区关工委结合年度工作检查和总结,对各地关工委和校外教育辅导站“校站结合”工作情况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总分。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区关工委和区教育局要充分调动基层关工委、学校和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工作积极性,大力宣传“校站结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引路,开展好创建活动。要积极落实《常州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奖补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常关发〔2020〕14 号)、《关于健全镇(街道、开发区)关工委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武组发〔2020〕60号)和《关于明确校外教育辅导站专项经费以奖代补办法的通知》(武关发[2020]8号)等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分级设立校外教育辅导站奖补专项经费,对校外教育辅导站示范站和优秀校外教育辅导站日常运作和设施改善等给予奖补。各镇(街道、开发区)和村(社区)每年也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辅导站建设和活动开展以及辅导员的以奖代补。

各镇(街道、开发区)关工委应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根据本《意见》精神,与有关学校、村(社区)和校外教育辅导站沟通协商,联合制定本地区加快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内涵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把有关要求落到实处,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提质升效,行稳致远。

 

 

 

常州市武进区文明办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常州市武进区关工委         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老干部局

 

 

 

常州市武进区财政局                 

 

 2021年1 月15日

附件一:武进区在职教师辅导站工作情况评价表(     

教师基本情况

   

   

   




所在学校

   

联系电话




辅导站

情况

镇(街道)

村(社区)

辅导班名称




联系电话





辅导情况

辅导时间

辅导内容

辅导人数

辅导学时总数





村(社区)关工委评价意

   

基本满意

 

 




                              

      日(签章)

镇(街道)关 委意

 

 

                                         日(签章)








此表一式四份,辅导员、学校、校外教育辅导站和镇(街道、开发区)关工委各一份。

附件二:在职教师辅导站工作情况综合评价表

             镇(街道)              学校

辅导站总数


教师需求数


学校派遣数


镇(街道)

关工委

很满意(人数)


满意(人数)


基本满意(人数)


不满意(人数)


综 合评 价

很满意

满意

基本

满意

不满意





 

 

年  月  日

 

(签章)








此表一式三份,镇(街道)关工委、区关工委和区教育局各一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