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母鸡》教学设计、评课
发布时间:2021-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万千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1)师引导:同学们,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性格古怪又淘气可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2)板书课题:母鸡。

(3)齐读课题。

2. 我们先来看一看母鸡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对母鸡有什么印象?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师引导:同学们在课下已经认真地预习了这篇课文。学习课文前,先读读这些词,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2)课件出示词语。

(3)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易错字指导 “孵”“警”

(4)认识多音字“恶”。(出示课件)

孵:笔画较多,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边看边书空。

警:上半部分的“敬”字写得宽扁,下半部分的“言”字第一横最长。

二、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师引导: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篇课文的生字和词语,现在请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轻声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课文写出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找出反映这两种态度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2)生轻声读课文。

(3)师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4)师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不同的情感。(全班齐读)

2.理清文章条理。

(1)生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思考:根据态度线索分层。

(2)师指名交流。

示例:第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研读第1~3自然段。

(1)师引导: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生动,很容易读懂。首先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1~3自然段,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2)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

(3)(出示课件)生交流。

课件出示:

因为母鸡(           ),所以“我”讨厌母鸡。

(4)师提示:在书上圈画词句,并做批注,思考好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

师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内容。

①因为母鸡嘎嘎乱叫且没完没了,有时候还无病呻吟,所以“我”讨厌母鸡。

a.师: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有这种感觉?(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改成到处叫,可以吗?)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b.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引导:从哪个词语最能看出母鸡喜欢“无病呻吟”?(预设:如怨如诉什么意思?母鸡在抱怨、倾诉什么?)

c.师:不光写了叫声,老舍爷爷还把他的感受写出来了,真是惟妙惟肖(生再读,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d.师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

e.师小结: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所以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生继续交流)

② 因为母鸡欺软怕硬,所以“我”讨厌母鸡。(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a.   师点拨: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会欺负其他母鸡。

形容母鸡的词:贬义词,形容鸭子:褒义词。体现讨厌。(语言有情感、有温度)指名读,评价。

b. 师小结: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这也是作者讨厌它的原因之一。

③ 因为母鸡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a.   师引导:“差不多是发了狂”拟人;“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它的讨厌。

谁来读一读?读出讨厌。

谁来总结一下,老舍爷爷讨厌母鸡的原因。

b.比较不同。

师引导:同样写叫声,作者在《猫》这一课中,却是这样描写的。(出示课件)

师指名读,相机引导: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预设:喜爱)再读,读出喜爱之情。(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  母鸡:

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猫: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读出不同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生齐读。

 

1、这样的母鸡,你们也很讨厌,为什么作者又不讨厌了呢?找句子,划上横线。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

(过渡段,承上启下)

作者改变心思的原因有很多,让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交流。

 

    开课教师     万千红    


 

开课班级:    四(2)班       听课人数(范围):    全体语文教师       

课题:       母鸡           

评议记录:

周亚芬老师:万老师执教的《母鸡》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达成了学习目标,特别在字词理解,难写字最好范写。理解课文时抓住“一向讨厌母鸡”。

 

袁琴老师:这节课中,万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理解感悟。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能否将词语放进长句子中读一读?通过朗读来体会情感,读的次数还不够多。

 

路燕芬老师: 什么是课堂效率?课堂效率就是课堂上学生脑的活动效率。这种简单快节奏的课堂,学生的大脑恐怕是不能清闲下来的。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认识,提高课堂效率。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思路清楚。但是集中学习词语的方式有些单调,可以让学生动脑子识字,比如分组识字等。

 

陈国荣副校长:万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设计有条不紊,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时,注重词语教学,特别强调了多音字。理解课文时,会抓住褒义词、贬义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品味。最后将《猫》的叫声与《母鸡》中的叫声进行比较,感受情感的不同。但是在小组合作中,没有充分发挥小组的学习效果,有效性不高。

 

王萍老师:万老师的语文课堂,实实在在,扎扎实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并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思路清晰,结构合理,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板书可以分三点,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都用四字词语)。通过个别词语理解情感,学生有所体会。在比较猫和母鸡的叫声描写时,还可以从语言和结构上进行比较。

 

许晓秋老师:第一,上课时要关注单元要素,本单元要素是体会作者如何表达情感。母鸡这一课有先抑后扬、前后对比的方法,教学分层时可以提出来。第二,词语教学过多,因为很多词语学生都已经认识了,让学生多讲讲,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第三,小组学习时,把要求写在屏幕上会更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