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园新闻
一年级语文研讨活动《荷叶圆圆》
发布时间:2021-04-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亚萍

4月15日上午,由湟里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组王彩霞老师执教部编版《荷叶圆圆》。

王彩霞老师的这堂课,感觉很轻松,很快乐,课文中富有童话个性色彩的语言和老师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悦耳动听的声音以及特有的亲和力,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使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优美的荷叶图,渲染了学习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课的开始,老师让学生欣赏一池碧绿的荷叶图,然后说:多美的荷叶啊!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看着那一池碧绿的荷叶,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荷塘中,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增加了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210416120708.jpg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的读,有个别的读、齐读、带动作表演读等,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带讲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着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

微信图片_20210416120701.jpg

    三、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学生从最低段开始,学说一句完整的话。如:__________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 在荷叶____________.采用了补充句子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们说话的能力。其实整堂课下来,老师都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说话能力的培养,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宝贵经验。

    四、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文外拓展

    如:出示荷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问:你还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亮晶晶的?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师问:看到小蜻蜓立在荷叶上,你想起了哪首古诗?在拓展时让学生想象池塘里还来了谁?他们会怎么说?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在学生说完后,接着出示了一首小诗请学生诵读。这些环节的设置都体现了老师在努力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学生的想象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达到了对文本的丰富和补充。

微信图片_20210416120640.jpg

    周亚芬老师认为在培养孩子说话能力的时候,能更激情一些,放得更开一些,那孩子的思维也一定会更活跃,他们的想象力也一定会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出示的四幅图片请学生做小诗人,就应该请学生把每一幅图片都练习说一说,否则出示图片就失去了意义,更何况接下来的那首小诗就是描写的这四幅图片。如果学生在前面观察了图片,练习了说话,就会很容易理解这首小诗,此时出示这首小诗也不至于显得太突然。

    钱春霞老师指出:“停机坪”没有做深入的解释,只是出示了一张图片,不知道学生是否明白,另外在指导学生感受蜻蜓像一架飞机时,老师带领学生的动作是上下扇动双臂,像鸟一样,而我们看到的飞机翅膀是不动的,蜻蜓翅膀的扇动幅度是很小的,几乎看不出来,所以像飞机。这个地方如果适当指导一下会更好。如果能离开讲桌,与学生距离近些,与学生更多的互动起来,是不是更好呢?

    李春香老师提出:课文内容让孩子接触太早,课堂显得太顺利,如果课堂中出现一点小波澜,多点生成,是不是更有味道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