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 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11月25日和12月1日上午,湟里小学六年级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五次数学教研活动,教导处主任蒋钘、全体六年级数学老师全程参加了活动,许多其他级组的青年教师也自觉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六年级数学组陈志强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和杨亚君老师执教《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老师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接着出示例1,让学生说说这题和前面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意识到原有的条件发生了改变,原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适用了,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运用原有的知识已无法解决,从而引导学生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题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学生也能较准确的说出解决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检验以及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适时回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假设”这一策略。一节课下来,思路还是较清晰的,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板书设计也比较详细。 杨亚君老师执教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杨老师充分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她不仅关心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说出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解题后要求说出算式的依据,在说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矫正、补充,这种“说”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调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好线段图,借助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不仅体验数形结合的优越性,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线段图,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解答。学生对第二种解法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再经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中体会出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拓宽了思维。 在评课议课环节,蒋主任对大成课堂进行了有效引领,对两节课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入探讨,自觉建构等表示充分肯定,指出我们的课堂应把思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大成课堂的教学理念。 这次活动,让大家对大成课堂的如何在常态课堂中更接地气的实施有了新的想法,大家在课例研讨中共同成长。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教研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教研氛围,既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我们永远在路上…… (文字:王佳波 图片:王佳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