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 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4月12日和4月13日上午,湟里小学六年级组和五年级组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数学教研活动,教导处主任蒋钘、全体五、六年级数学老师全程参加了活动,许多其他级组的青年教师也自觉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六年级数学组王佳波老师执教《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五年级数学组谈莉老师执教《质数和合数》。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本课开始王老师出示学生的集体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片的放大与缩小,引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关键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观察图形并填空,引导学生归纳对应边的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相关知识自然就蕴含其中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图像变化前后的关系,所以整堂课中,王老师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复的训练,以促使学生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外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自我经验为支撑点去大胆探索、发现,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谈老师执教的《质数和合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课,它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比较“枯燥”的内容。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好这部分知识,并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就成为本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课中,谈老师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全课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情境。第二,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学生的探索活动之中,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第三,引导学生运用猜想和尝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评课议课环节,蒋主任对大成课堂进行了有效引领,对两节课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入探讨,自觉建构等表示充分肯定,指出我们的课堂应把思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大成课堂的教学理念。 这次活动,让大家对大成课堂的如何在常态课堂中更接地气的实施有了新的想法,大家在课例研讨中共同成长。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教研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教研氛围,既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