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14.学弈(许永伟)
发布时间:2022-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萍

《学弈》教学设计

一、图文导入,回顾方法                                             

1.孩子们,总有一些作品,我们一读过,就难以忘记,或图片、或语言、或人物形象,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示:图片(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它们,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无一不给我们心灵的震撼。来,说说看,读这两则文言小故事,你的心灵受到怎样的启迪呢?

2.看这两幅图,分别是——(《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二则。今天我们先走进其中的一则——《学弈》。“学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下棋)我来问问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一读(读准、读通)

那你知道,学文言文最重要的秘诀是什么?

听,老师是怎么把它读正确,读流利的呢?(师读)

现在,请你再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去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三、二读——(读懂、理解)

同学们,文言文,我们读准,读通了,还要读懂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

听听这位师傅再来介绍一下自己。

听了他的介绍,下棋本领如此之高的师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呀?

学棋过程:在这个故事里,有几位学生跟着他学?(两位)好,就邀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你读——第一位,你读——第二位。一个关注标点,一个关注主语,这样很快的就配合读出了学棋的过程。

那我们能用古人的方式来说一说结果。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一人:          

   找出原因:哎,同样是学弈,同样的老师,结果却不一样,让人不禁要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智力不如他吗?你能告诉我们原因吗?跟他们的学习态度有关。要专心致志,要一心一意。看来,你们都已经把故事读透了。

四、三读(悟理)

1读到这,我们知道了,作者借用对比的方法,把专心致志之人和一心一意之人进行对比,一略一详,作者用这样具体的事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位同学用现在的话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不但是学弈,学琴、学画、亦或是像今天学文言文,学所有的都有一个相通的道理:那就是:专心致志方能有所成就。

2.读着读着,故事就被你们读活了,(图+文)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亲朋好友听,你想讲给谁听呢?为什么?课后,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一听吧。

3.同学们,这个故事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在谈到学习态度时记录下来的。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所写。他对政治、哲学、教育、文艺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都收录在《孟子》一书里。瞧,他有很多话,成了千古名言,值得我们去读,去品,课后,请你们去读一读孟子的名言。

五、作业

1.  推荐阅读:《孟子》名言

2.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为是                 

3. 文中出现了6个“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