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18 牛和鹅
发布时间:2022-11-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兰芳

18  牛和鹅

学习目标】

1.认识“谓、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学习重点】

1.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如何进行批注的微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古诗,大家读读,分别是写的什么动物?

出示课件1:古诗《耕牛》、《鹅儿》

2.教师提问:这是诗人王安石眼中的牛和李郢眼中的鹅,在你眼中,它们是怎样的?

预设:牛无私奋献,勤劳能干;鹅是自由自在的。

3.教师揭示课题:这是两种完全没有共同点的动物,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任大霖却以此为题,文章会写些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教师板书课题:18 牛和鹅,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开火车读生词

指名说一说怎么记住“瓶”和“凭”。

教师重点指导:辨别 “吁”在两个词语里的不同发音,指出“吁”是多音字;再读读课文中三个这样的拟声词。

教师提问:“膊”是几声?指名读一读。

再指名读读词语“胳膊”,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重点指导:读错的字,请其他同学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一开始“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为什么?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欺负牛,害怕鹅→被鹅追赶→改变态度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思考。指名汇报。

预设:教师引导,根据提示串说:课文记叙了我们以前欺负牛,害怕鹅,后来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态度的故事。)

四、认识批注,初学方法

1.教师引导: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呈现的形式有点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

2.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把读者在读文章时写下的这些文字,叫做“批注”。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批注呢?我们来看个小微课:

3.小组学习,浏览课文找找文中有几处批注,研究研究是从什么角度批注的。

4.小组汇报,

课文中,一共作了几处批注?分别从哪些角度批注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梳理批注角度并分类。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全文共有5处。分别从以下角度进行批注:

①有疑问:如第1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板书:有疑问)

引导思考:“事情”指的是什么?你相信这样的说法吗?指名回答。

小结: 读文章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把自己的疑问批注在旁边。

②写得好:如第2处批注“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板书:写得好)

引导思考:平时读文章,你注意到文章的写法了吗?你觉得这里写得真实吗?

小结:读文章时,思考文章的写法是很重要的。

③有体会:如第3处批注“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板书:有体会)

引导思考:像这样对文中内容有体会的批注还有哪些?

指名回答:第4处批注。

小结: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在对课文内容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④有启发:文中第5处批注“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板书:有启发)

引导思考:批注是从哪里得到启发的?

预设:是从文中第十三自然段得到启发的。

齐读第十三自然段。

追问: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阅读文章时,还可以从什么角度作批注呢?,

预设: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把受到的启发批注在旁边。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批注是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有启发”四个角度进行的。接下来,我们也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给课文作批注,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总结并板书:疑问  体会  启示  写法

五、课后作业

书写本课没有写的生字,写会、写好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