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大成课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教学计划,2022年10月19日上午第一节课,四年级语文组开展了第四次教学研讨活动,先有李玲老师上了研究课,然后是本级组吴兰芳、万千红、苏烨、陈惠芬、薛心如以及六年级赵文娟等老师认真进行了议课。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神话故事。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事有所了解,知道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进一步学习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李老师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学会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技能目标),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情感目标)。 李老师引入的部分还是花了很多心思的,而且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对神话的了解,可以说这一步蓝老师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一、抓主要人物,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的人物名字比较难读,所以在课前就把这几个人物单独列出来读一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把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学起来也更轻松,老师教起来也更容易上手。而此时李老师的导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写下来,这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是非常有利于学生把原来头脑中感性的认识变成理性的文字,这样也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李老师也并不是写过了就算了,而是及时地渗透方法,运用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也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在倡导的“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的,也是我们这节课教师要完成的一个重点任务所在。 二、注重语言文字训练,锤炼重点段落。 李老师这节课的重点在于第5、6、7段。用普罗米修斯的言行来诠释什么是“英雄”。李老师利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再配合上多媒体,把学生带到这种令人心寒,令人心痛、令人愤怒的情境中。老师投入的神情,激情的话语,也激起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较好的朗读效果。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通过朗读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总体而言,今天李老师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完成较好,后来由于有了多媒体和拓展的部分,学生的情绪也被激发地比较充分。可能李老师这节课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对于语言文字的推敲稍显不足。本节课,教师给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空间,学生能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表达。如果能立足学生的发展,以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带领着学生走入文本,上出小说的文本特点,则能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