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名师工作室(数学)第八次活动在湟小举行 同教研 齐分享 促成长 ——名师工作室(数学)第八次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精品课堂。11月17日,蒋敏杰校长带着三节优质的课来到我们湟里小学。 首先,由董晓华老师执教《认识厘米》,课堂上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认识1厘米这一环节时,通过1厘米的小棒让孩子先认识1厘米,再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然后在脑子里想1厘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生活中的1厘米,在手、脑、眼、耳多种感官的配合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再上升到数学的层面,体现了从生活——数学——应用的整体思路。 接下来是由黎媛君老师对董老师《认识厘米》这节课,为我们模拟了主题评课。她的主题是:创设生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在她的娓娓道来的评课中我们知道了,数学课堂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应该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数学课堂更应该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从而焕发生命的活力。她还为我们带来了20分钟的示范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在她热烈的课堂中,老师用激情的语言、 精彩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绽放思想的火花,学生的大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样的课堂是有效的、是灵动的。课后,她还对我们进行了数学基本功竞赛培训,我们收获满满。 第三节课是由吕杨老师执教《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整个课堂用iPad辅助教学。由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加之教师的引导,推导出多边形内有1枚钉子的规律。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求同存异,自主探究发现多边形内有2个钉子的规律,培养学生考虑问题思维的严密性,学生根据经验进行猜想,并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证明自己的猜想,最终推导出一般规律。学生经历规律探索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光,科学严谨的态度,归纳概括的能力。 最后蒋校长对三节课进行了评析,也对我们有新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在不断深入思考、理解、研究的基础上,真正走向课堂生长和课堂自信。 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教研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教研氛围,既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