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发展中心>>德育天地>>心理研究
【心语微课堂】叮!您的假期余额已不足,这份“湟小寒假收心指南”,请注意查收!
发布时间:2023-02-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佳波

欢乐的假期时光总是显得格外短暂,寒假进入倒计时阶段,同学们又要回到常规的学习生活中。在寒假里我们或出游、或探亲,生活作息改变,玩疯了、吃多了……怎样才能从这种生活里脱离出来,收拾好心情,准备开学?来查看这一份收心指南,做好“收心”六件事!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学期吧!

 

01调生物钟,不做瞌睡虫

孩子们在寒假里睡了不少懒觉,现在是时候该调整作息,恢复上学模式了。

对此,专家提出3点建议:

1、骤变会加重身体负荷,孩子的作息调整应循序渐进,每天提早10分钟睡/起;

2、可以参考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提前让孩子适应,并保证每天有充足的运动锻炼;

3、除了调作息,饮食的调整也要跟上,尽量以三餐为主,减少零食、夜宵等的摄入。

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引导者、示范者的角色,做到态度坚定且温和。

做好身体状态上的准备,是孩子收心的第一步。

 

02回顾假期,整理好心情

每逢开学,一些孩子仍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上课心不在焉,下课苦恼啥也没学会。

为避免上述情况,家长应和孩子一起为寒假“收尾”:

1、回顾放假期间的经历体验,整理压岁钱并存进银行;

2、对照之前制定的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做完,哪些还未完成,及时总结分析;

3、聊聊学校、老师和同学,增强“准备开学”的心理暗示,激起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

要注意,家长不宜在孩子面前表露“终于解放了”的情绪,以免伤了孩子的心。

做好思想上的回归,是孩子收心的第二步。

 

03检查作业,及时补缺漏

网上有句话,戳中了无数孩子的心坎:“寒假偷懒一时爽,开学狂补泪两行。”寒假作业,是保持家校联系的一大载体,也是孩子温故知新、查缺补漏的工具。

离开学还剩一点时间,温馨提醒:

1、查看作业是否已经完成,如未完成,请合理安排开学前的这段时间;

2、如果作业已经完成,请认真检查孩子作业质量,并标记疑难题目,以便回校后请教老师、重点听讲;

3、除了完成布置的作业,孩子还要记得整理假期写的读书笔记、素材积累,方便之后温习。

除此之外,家长也要密切留意校方通知,监督孩子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做好知识上的查缺补漏,是孩子收心的第三步。

 

04置办文具,增加仪式感

购买新文具、亲自包书封,是很多孩子在开学前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不过,在购置开学装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秉持“实用就好”,不要盲目追求高价或名牌,防止孩子染上攀比虚荣的坏毛病;

2、文具(如本子、笔盒等)不宜太花哨或附加功能过多,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建议准备几个帆布材质的文件袋,耐脏耐用,让孩子把卷子资料分科放好,以便翻找。

完成上述准备后,家长还要提醒孩子爱护文具、注意保管。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做上标记。

做好硬件上的置办,是孩子收心的第四步。

 

05制定目标,迎接新学期

中国有句俗语:

 “前不算,后要乱,宁可算了吃,不能吃了算。”道理很简单,凡事如果不做规划,事到临头必然是手忙脚乱。对于孩子来说,计划能让原本遥远的目标,具体到每一天、每件事。

趁开学前的空余,家长赶紧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和计划:

1、生活上的目标包括:要养成什么好习惯、要学习什么新技能、要参加什么活动;

2、学习上的目标包括:每周背多少个单词、每个月读多少本书、哪个学科要提高;

3、设立目标后,还要制订具体且可行的计划,建议以月、季度,学期为单位回顾反思。

与此同时,家长还应给孩子思路、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适当设置奖励,让孩子更有动力。

明确努力方向,是孩子收心的第五步。

 

06阅读练字,锻炼专注力

看完前五步,很多家庭都以为结束了,可他们还漏了一步,那就是帮孩子找回学习节奏。

正式开学前,家长务必帮孩子找回“上学的感觉”:

1、恢复“学40分钟休息10分钟”的紧凑作息,重新把孩子的专注力、抗干扰力练回来;

2、不妨让孩子每天练字、坚持阅读,既能有效锻炼定力,还将提高他们的语文功底;

3、临近开学,孩子的娱乐活动也要相应减少,进入寒假与开学的过渡期。

孩子专注时,家长要注意不去打断或打扰。

找回学习专注力,是孩子收心的最后一步。

 

避免踩雷

切忌断崖式改变,允许缓冲

家长要理解孩子所面临的惰性挑战,给孩子自我调整的时间。切忌“一步到位”,引起孩子生理不适和逆反心理。

切忌逼迫式要求,平等商议

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单方面做要求,那样孩子很难真正配合。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收心工作为什么要提前做?就是希望大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不是“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要用一种温和从容、不激进的方式,帮助孩子收心,回归到上学时的精神状态。既保持心态上的平和,避免增加孩子的焦虑,又加强陪伴和沟通,用正面的情绪和话语,对孩子加以引导。

如果同学们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困扰

请拨打湟小王老师心理热线“13915000727

也可拨打常老师心理热线“0519-96111

勇敢的求助是智慧的表现!

 

收拾好心情,迎接新的学期吧,祝孩子们都有好的开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