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大成课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计划,六年级语文第一次研讨活动于3月15日(周三)进行。具体安排: 时间 | 执教内容 | 执教人 | 活动地点 | 9:40——10:20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李 娟 | 六(4)教室 | 10:20——11:00 | 研讨 | 六年级办公室 |
湟里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组 2023年3月15日 新闻稿: 3月15日上午,暖暖的春风吹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万物充满生机,李娟老师执教的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也如期拉开序幕。随着本课的学习,学生们领略了共产党员李大钊的风采,深刻感受到他忠于革命、无私无畏的精神。 本节课中李老师始终沉稳干练,由课文回顾入手,再借由“魔”字的书写与其表义偏旁,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把哪些人叫作“魔鬼”、以及描写这群“魔鬼”的句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又为下文与李大钊先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埋下伏笔,此切入点可谓妙哉! 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聚焦主人公李大钊语言、外貌、神情和行为的“反常”来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结合问答、相关语句分析、指导朗读、观看视频资料和小练笔等方式将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参与方式多样化,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锻炼发展,其中说、写的能力表现突出,尤其是后面代入父女角色,写出心里话,呈现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字里行间充满女儿对父亲担忧和李大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人物的理解十分透彻。在指名回答问题时也可以看到除了主动举手的同学,老师也会鼓励引导未举手的同学作答,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总之,老师们在讲、听、评课的过程中,由大及小,抓住细节,不断地进行思考。相信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一次次教研讨论,取长补短,我校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会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