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语文
三年级组第二次教研活动——在牛肚子里旅行
发布时间:2023-11-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石琳

  金秋十月,微风院里桂花香。踏着初秋的旋律,迈着轻快的脚步,2023年10月11日早上,三年级四班语文教师石琳进行公开课教学。

微信图片_20231110134134.jpg

  石琳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将科学知识融入童话故事之中,以红头的一次历险经历告诉我们牛的胃部结构。故事非常生动,主要讲了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危急关头,青头沉着地安慰红头,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本单元重点是能让学生感受童话的特点,打通阅读与表达的壁垒。

 微信图片_20231110134125.jpg

  在新课程标准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如何结合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石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就是一次探索。

  课堂一开始,石老师通过一则关于蟋蟀的谜语抓住了儿童的好奇心,带孩子认识故事的主角——青头和红头。例如她在导入时展示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雄。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很巧妙的引入新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通过语言与图片加深了对蟋蟀外貌、生处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知识。

  石老师以通过课题提出的三个疑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历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把握课文讲述的故事。在把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绘制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之后,通过提问“为什么红头被吃进牛肚子里还能出来呢”引导学生思考,分享“反刍”知识。学生通过画路线图,不但能真切体会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惊险,还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反刍”这一科学知识。

  公开课结束后,直接进入交流讨论环节。各位听课老师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微信图片_20231110134139.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