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之花开,傲然立于枝。11月30日上午二年7班的学子在语文老师钱老师的带领下为各位老师呈现了一节别样的语文课。 《难忘的泼水节》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对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度泼水节的描写,表达了傣族人民激动、幸福的心情,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 钱老师进行课文的分析,“傣族人民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洒满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换上傣族服装,来到人群中,同民众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相互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课文中洋溢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民众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愉,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民众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生们从“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开始了思考。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民众的心情激动又兴奋。“为了欢迎周总理,大家在地上撒满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一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欢乐祥和的气氛。 钱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喜庆、祥和,人物栩栩如生。图中周总理身穿傣族人民的服装,笑容满面端着银碗,正在向人们泼水、祝福,周围的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代表祝福也越多。 钱老师呼吁,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