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专题网站>>常州市范勤霞名教师工作室>>活动报道
从融合走向融通——常州市范勤霞名教师工作室第三次活动暨范勤霞、杨金华名教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如月

4月29日,常州市范勤霞名教师工作室第三次活动暨范勤霞、杨金华名教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在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指向主题意义建构的多源文本融合式阅读教学”。常州市教科院黄小燕老师、两位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范勤霞老师、杨金华老师以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研讨课堂——融而不同,合而不凡

来自星辰实验学校的杨素霞老师进行了六下Unit4 Road Safety跨学科拓展教学。首先,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呈现自行车骑行安全问题;接着,杨老师以绘本Safe Biking with Dad为媒介,带领学生分析问题,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体会到遵守骑行规则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制作自行车骑行安全知识手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整节课,自然融入自行车构造知识,骑行前检查方法以及相关骑行标识、手势等跨学科知识,突破英语教学的壁垒,用独特的教学设计诠释了跨学科教学。

       来自武进区淹城实验小学的沈雪雅老师执教了五下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 第二课时与The Weekend Bear(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江苏版五下)融合教学课。沈老师的语法教学课呈现了以下特色:以旧知带动新知,从复习like doing、go doing入手,引出doing的功能,再带出新知be doing,让学生感知现在进行时;以活动带动操练,Rap和chant的运用,柔化了语法教学的硬度,提升了语法教学的趣味度,让学生在欢快的律动中内化并运用现在进行时;以主题带动融合,三个家庭的周末,不同的是主人公,相同的是幸福度。在主题的带动下,主教材与绘本在语言知识上无痕融合,让学生在绘本中迁移运用现在进行时。

来自溧阳市燕湖小学的蒋丽华执教了五下 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 Period2跨学科拓展教学。蒋老师以教材为本,通过设置主题语境,把零散的情景、枯燥的语法融为一体,解决了“帮什么”、“帮助谁”、“怎么帮”的问题。在学习理解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感知语法现象,总结语法规律,并用生动形象的“两只手”强化了be动词和动词ing缺一不可。在应用实践环节,通过扎实有效地操练,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现在进行时。在迁移创新环节,通过绘本的融合,强化时态的同时整合语法意义,并且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

5.jpg    来自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的汤玲霞老师与沈雪雅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汤老师的课将“融”贯穿课堂:教师与学生相融——老师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归纳,师生互助,情意相通;语言知识与主题意义相融——从现在进行时的感知识别、理解运用到巧妙融合绘本情景创生手帐,于无声处丰厚了本单元的主题意义:“Everyone is the member of the family;Everyone tries to be the host of the family;Everyone can be the support of the family.”让学生收获了扎实难忘的学习体验。

7.jpg研讨点评——融融曳曳,和而不同

“学而不思则惘”,四位老师的课堂给了大家很多思考的触点。点评环节,大家各抒己见,对研讨课进行点评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主教材和绘本融合教学的理解。来自杨金华名师工作室的姚立新老师认为这几节研讨课体现了基础性、主体性、实践性、真实性和融合性,教师对语言知识把握到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得到了实践的路径。许吁老师认为杨素霞老师的课做到“真实”、“极致”,并且“跨得其所”;蒋丽华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活动观,有效融入了劳动教育。来自范勤霞名师工作室的沈锦娟老师认为这几节研讨课都用到了任务型教学,课堂活动呈现出递进性和序列化,主题意义能够无痕地融入教学设计。杨洁老师认为研讨课堂体现了有趣、有料、有效,努力实现主教材和绘本的融合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

10.jpg

专家引领——融会贯通,和美与共

常州市教科院黄小燕老师进行了《基于教材的课内外融合教学实践》的讲座。黄老师从“什么是融合”、“为什么要融合”、“如何融合”三个方面深度解析了英语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意义和融合的方法与途径。黄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引领,课标解读,也有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教学课例,黄老师着重给大家解决了“如何与教材话题相匹配”、“如何复现拓展教材语言知识”、“如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三大问题。黄老师的讲座既有前瞻性、引领性,又很接地气,让老师们更好的在课堂实践中将理论付诸实践,落地生根。听完黄老师的讲座,老师们纷纷表示对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清晰的教学设计思路。

工作布置——融洽无间,合而为一

最后,两个工作室又进行了分开活动,一是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再总结,二是对后续活动进行了再谋划,三是对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提出了新期待。

     智慧的专家,勤恳的领衔人,热情的小伙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个凝心聚力的工作场,一本助力孩子成长的绘本……绘本融合教学,在一次次交流中,落地,生根,发芽。在一次次研磨中,成熟,丰富,完美。在一次次碰撞中,从融合走向融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