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介·真情境·实用性 ——记六年级语文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为了切实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大成课堂”的实施路径,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教学计划,2024年11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六年级语文组开展了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先有李玲老师上了研究课,然后是五六年级老师认真进行了议课。 
课前李老师让学生浏览网站,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过程,为学生理解课文作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听”“读”是学生接触文章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听配乐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对故宫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一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在研读的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计了模拟导游的形式,这一环节不仅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更详细地了解故宫的建筑和布局。并能锻炼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学生表现得也十分积极,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过程中,李老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传递信息容量大、形象性强的作用。如:在研读课文重点说明的部分——太和殿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太和殿外景图片”“太和殿内景图片”。然后,学生看着图片对太和殿的外景进行描绘,对太和殿的内景进行介绍。学生在创设好的情境中主动去体验和探究,完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可感,化教师讲解为学生体验、感悟的教学过程。“感悟体验”这一环节让学生当导游或解说员,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训练。


教研有道,众行致远。此次活动,高年级组老师互相交流,激荡思维的火花,在真实的教研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将会带着收获和思考不断进步,继续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融合”的路径,践行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