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第二节课,张老师在三(6)班给我们带来一节精彩的教研课——《搭船的鸟》 这篇课文以“搭船的鸟”为题,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张老师围绕“观察”这个主题展开,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观察力并且将自己的观察融入到文章中去。在授课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课文的句式,搭建观察与想象的支架,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观察,大胆交流,在头脑风暴中激发观察的潜能,习得观察的方法。 本节公开课板书清晰明了,张老师语言富有亲和力,声情并茂,课堂氛围较好;张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起来毫无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张老师在讲解课文时,用音频带读课文,新颖有趣,课文从外形、动作两方面介绍翠鸟,张老师向学生提问“作者描写了翠鸟的哪些外形?”“捕鱼时有哪些动作?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老师应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上台表演翠鸟捕鱼的动作“冲、飞、衔、站、吞”,让学生能感受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能手。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亲身经历理解感受课文内容的过程,体会翠鸟的美丽,感受作者观察细致,从而展现出一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