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四次语文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2024年12月18日,六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了第四次语文研讨活动。 这次活动有刘伟莉老师执全体高年级语文老师参加本次研讨活动。 刘老师上的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通过对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的回忆,赞扬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怎么教学才高效”是本次教研的重点。课堂上,刘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走近鲁迅。并关注课题下的阅读提示,抓住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你能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吗?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入情入境,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通过具体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感受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格魅力。 K课上完后,全体语文教师集中六年级办公室进行了议课和评课,老师们对刘老师课上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就出现的细节问题给出了建议。老师们一致认为,在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要敢于“放”: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迁移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汇报交流。但这种放手不是漫无目的的放,而是要有方向,“放”的目标要明确,要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的时间;还要会巧妙地给学生搭建阅读支架,铺设台阶,化难为易,让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升,最终抵达“目标”这一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