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工作>>校本研修>>数学
教融合,精教深研——数学教研系列活动(七)
发布时间:2024-1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虞兰琴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12月17日和19日湟里小学数学组开展了第七次数学教研活动,一年级级组数学老师全程参加了活动。

      王教导给我们带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课堂厚实灵动,值得回味和学习。

      一、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意义。本课的设计,王教导充分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生活里的“有余”现象。例如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分组”的生活情景,充分了解到平均分有两个结果:一是刚好分完;二是余下少许不能再平均分,并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讨论、辨析,大家都参与了有余数除法、余数等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情景体验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生活中的余数问题需要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让学生们获得了成功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心理上驱动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学生能力。本课的通过教学“摆小棒”的操作活动,教师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几次自主操作,在操作比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摆一摆”、“猜一猜”等活动独立地完成从表内除法到有余除法的学习,自己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在活动中,学生还注意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虞老师带来是《期末复习》一课,复习课同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复习就是“学生做练习,教师讲答案”,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有时由于复习紧、任务重,教师讲得又要“面面俱到”,结果成了“满堂灌”,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而且也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虞老师给学生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带领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位置,排列顺序,复习生活中位置和序数等知识,又通过解决第10和第16个小动物之间有多少个小动物的问题,帮助学生复习排队问题。在绘本故事中引导学生复习,学生学得兴趣昂然,复习效果也较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