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成课堂,探索思维之旅—— 湟里中心小学五下语文第四次教研活动纪实2025年4月28日,湟里中心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五下语文第四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解决高年级语文教学热点难点问题、探索 “大成课堂” 实施路径为目标,由吴英姣老师执教寓言《自相矛盾》,全体高年级语文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 吴英姣老师的课堂以“读、思、明、照”为脉络,构建起充满思辨性的学习场景。她以图片导入,带领学生认识“矛”“盾”实物,在书写课题中落实“矛、盾”等生字教学,为文本理解奠定基础。 在朗读指导环节,吴老师通过标注“鬻、弗、夫”等难读字,结合《守株待兔》等文言文范例,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地点、动词后停顿”的节奏规律。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不仅读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的韵律美,更通过“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的拖音处理,感悟文言虚词“夫”引发议论的作用。 文本解读环节,吴老师创设“楚人卖矛盾”的情境,让学生以书为盾、以笔为矛,用夸张的语气演绎楚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的夸耀之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三种可能结果,学生在表格梳理中发现逻辑漏洞,自然领悟“说话做事需前后一致”的寓意。课堂还链接生活实际,让学生为楚人设计合理营销方案,将“矛盾转化”的思维延伸至现实场景。 课后研讨环节,教研组围绕 “大成课堂如何落实思维训练” 展开深度交流。老师们认为,吴老师的课堂巧妙将文言文字词教学与逻辑思维训练融合,通过 “读语言——思思维——明道理——照生活” 的四步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探究中亲历“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思维过程,为高年级寓言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此次教研活动,既展现了教师对“大成课堂”的创新探索,也为教研组搭建了思维碰撞的平台。湟里中心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课堂,在“探索思维路径、提升语文素养”的教研之路上稳步前行,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沃土。 据悉,教研组后续将围绕“思维训练在精读课文中的落地策略”展开系列研讨,持续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