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脚步已悄悄临近,2月11日上午,湟里中心小学的新学期行政工作会议在三楼会议室召开。此次会议由校长戴敖方主持,主要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以及新学期的工作安排展开。
会上,区教育局郑国源主任作了题为《把学校建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学校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的专题讲座。郑主任说:“湟里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内涵丰富,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装备优良”。接着郑主任用生动而鲜活的事例阐述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怎样建设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师生教育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同时也是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从构成上看,校园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它具有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造、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知识性、社会性、传播性、思想性、科学性、美育性的价值,对校园人文环境氛围的培育、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对建设先进文化具有促进作用。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一部分,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港台文化、网络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文-化人”原则、继承和创新原则、合目的性原则,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的建设、校园社会环境的建设、合目的性文化人的建设等,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通过学校精神的培育来实现。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的校魂,它是指校园群体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它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现代学校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伦理精神、民主精神等。校园精神就是这些精神的统一。它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作用、对建设特色学校具有促进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塑造作用、对传统民族文化具有更新作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日益突现,对现代文明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发展先进文化,有其重要现实意义。拟就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从文化视角及哲学层面作以理论探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郑主任的报告真是雪中送炭,让我们得益匪浅,我校正处在发展中的关键时期,2011年正是我校诞辰一百周年,郑主任的报告无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戴校长对郑主任的报告作了点评并指出,各位行政要对本次的培训和文化建设的方案好好的解读,并通过思考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既是责任也是使命,这对我们更稳健的做好工作将产生更重大的影响。接着,戴校长还就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围绕八个重点工作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将湟小的工作思路与目标贯穿到每一位老师的工作日程安排中,确保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以更大的成效迎接建校100华诞!(薛仁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