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的家长很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而且什么都比,个子比高矮;做事儿比快慢;学习比好坏。孩子从小长到大,家长一直都在比。尤其是每次考试以后。实际上,差孩子怕比,好孩子也怕比。我认识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他叫张鹏,小学六年,每次开家长会,张鹏 都是 老师表扬的对象。初中三年,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里前几名,在年级里,虽然不是数一数二,也都名列前茅。在别的家长看来,张鹏的父母真幸福,孩子这么优秀。可张鹏的父母不这么看。张鹏在班里没有名列第一时,父母就拿他和班里的第一比,张鹏在班里第一的时候,父母就拿他和年级里的第一比。总的来说,张鹏的表现很少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始终在拿张鹏和那些比张鹏更优秀的孩子比。结果,不但没使张鹏进步,反而使这个班里的佼佼者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惭形秽。致使他上高二的时候产生了厌学心理,一进校门就心烦意乱,尽管这时张鹏的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做了许多努力,可张鹏的思想就是走不出一个误区: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总是不如别人。最终导致辍学。 印度思想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我们家长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孩子天生就有差别。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个差别,然后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进步。我们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就是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咱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孩子拿我们和各方面都比我们强的其他孩子的家长比,想想我们的感觉怎样)那样只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始终要做到一点: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