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发展中心>>德育天地>>家校互动
60年的光辉岁月——阅读推广
发布时间:2009-10-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200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华诞,60年是“一甲子”,这对于新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极具重要意义的年份。

  让我们从书中,共同分享中华盛世的幸福喜悦,共同祝福新中国60华诞。

  • 经典60年:共和国转身

    适读年龄段:自我探索阶段(初中生),人生初体验阶段(高中生及以上)

      共和国即将迎来她的60岁华诞。人们习惯地将这60年划分为两个段落:前30年和后30年。不过,历史是无法分割的,无论是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挫折的30年,还是解放思想、上下求索、改革开放获得伟大成功的30年,都是共和国前进中的必经之路,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也是一种历史延续。
      西方人谈及中国改革开放时曾惊叹: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一样难以置信。而改革开放的30年,确确实实地发生了这样奇迹般的转身。30年来的所有成就,都标志着共和国60年达到的历史高度。

  • 社论串起来的历史

    适读年龄段:自我探索阶段(初中生),人生初体验阶段(高中生及以上)

      《人民日报》社论曾经是可以呼风唤雨的。
      这本书是写给经历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看的,因为那时候的《人民日报》社论影响着中国社会,甚至改变了许多个人的一生。这本书也是为更多想了解中国过去、关注中国现在和思考中国未来的人写的,鉴往可以昭来。
     

     

  • 证照百年

    适读年龄段:历史故事阶段(小学三~四年级),知识与论理阶段(小学五~六年级),自我探索阶段(初中生),人生初体验阶段(高中生及以上)
      书通过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形形色色的证照,活现了百年中国历史。作者是一位收藏“历史碎片”的民间收藏家,他耗费十余年心力,搜罗了近3000件历史证照。本书精选从未收入正史的历史残片300余张,从婚姻证照、文凭、妓女卖身契、教师证、娼妓生活、鸦片与缠足、特色彩票、门票、请柬、交通执照、通讯票证等国民生活的十个侧面,拼绘出最近一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图景。
      这些证照每一张都是收藏家踏破铁鞋搜罗来的,其中不乏珍品和孤品,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有着独特的文化含量。它们见证了百年中国历史的荒唐,能够以小见大,活现历史。把这些证照按时间顺序拼接起来,就是一部独特而生动的中国现代生活史。
      作者以轻松有趣的文字介绍了这些证照所产生的历史背景,解读了这些证照所随载的历名生活、这些证照本身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 毛泽东传

    适读年龄段:历史故事阶段(小学三~四年级),知识与论理阶段(小学五~六年级),自我探索阶段(初中生),人生初体验阶段(高中生及以上)

      原书第一版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曾畅销120万册,本书为最新版全译本,根据斯坦福大学1999年增订版译出。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以8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出版。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珍贵的图片,使历史以真切可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 周恩来

    适读年龄:段历史故事阶段(小学三~四年级),知识与论理阶段(小学五~六年级),自我探索阶段(初中生),人生初体验阶段(高中生及以上)

      本书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有关资料。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文笔流畅,从周恩来童年的炎凉人世,写到人民对他的沉痛悼念,系统地介绍了这位伟人所走过的曲折路程。描述周恩来生平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他的性格、气质及他的为人处世和工作作风,对他在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的客观的评价。作者在写作观点、素材取舍、思想方法及分析总是的角度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