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发展中心>>德育天地>>家校互动
小学家庭教育的几点探讨
发布时间:2009-11-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未知

小学家庭教育的几点探讨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  

三岁看大的道理告诉我们,孩子的教育关键时期是小学阶段,此时孩子的大脑好象一张白纸,不断接触的事物,逐渐积累起来,对孩子各种知识的掌握、性格形成、行为养成、品质形成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此时正是对孩子心智教育的黄金阶段。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学校教育是系统化、全面化的过程,固然是重要,家庭教育更不可小视,特别是当今社会发展快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对传统教育冲击严重,更应该重视家庭教育。一些家长以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交给学校,自己什么都不用管了,出现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甚至班主任打电话到家里反映孩子在校情况也不重视,通知到校开家长会也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的现象,把老师当作保姆,使得教育活动中的家庭教育部分缺位。为什么同样聪明的孩子,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  

家庭教育己经成为每一个家长的首要任务,无论家务和工作多么繁忙,家长也要挤出时间来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以下本人就自己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作法谈谈个人感想,共同探讨:  

1      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个人修养。有话说:学校一年,家中一日,说地是学生在学校中老师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教育,有可能回到家中见到通宵麻将赌博等现象,一天就变坏,使得他们迷茫,不知所以。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言传身教,不说粗话,不当着孩子的面有出格举动。例如:参加有关机构在本市电影院内组织的一次《名师谈小学教育》的演讲会时,包括本人在内,进场前各位家长都带着孩子排着长长队伍等候签名,但是有两位迟到家长带领孩子直接插进队伍前列,在反对声中先进入会场,此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家长们都知道,但为什么总有人一方面在批评别人做得不对的同时自己还不断地如此不堪,我想,现在有些家长天天都喊:现在的孩子难教啊,在发出这样感慨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呢?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硬件环境方面: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为孩子专门准备一个书桌,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书桌前方不应张贴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不允许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最好能关上窗户,避免城市噪音。软件环境方面: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平时只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共同研究探讨,但绝不是帮孩子做作业,只是一种姿态,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帮助分析解决,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处理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错误知识点时,准备一本错误记录本,平时讲解分析、纠正错误,周末统一重新做过,同样的错误,也许再做还会错,但是最后加深了印象,掌握知识点更牢固。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果作业太多,可以分段完成,做完一门功课可以休息一会儿。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动作慢,不许孩子休息,还唠叨没完,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效果反而不好。对孩子讲话不要总是重复。有些父母对孩子不放心,一件事总要反复讲几遍,这样孩子就习惯于同一件事要反复听好几遍,当老师只讲一遍时,他几乎没听见、没听清,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  

3、民主教育管理:养成家庭聊天的习惯,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家人聊天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倾听与倾诉的习惯,还可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关系。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都要恰如其分。不能讽刺孩子,诸如:笨猪,笨死了之类的说法。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  

4、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前一段时间连续几天发现孩子总说作业已经做完,没有阅读作业,精神状态不好,立即与班主任取得联系,通过沟通发现其在学校也有类似行为,上课不认真,听写不会,共同分析原因为家庭忽视了对他使用电脑的监督管理,迷上电脑游戏,通过谈心,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了该问题。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措施,作为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学校通过校讯通等工具定期发送学校通知以及学生在校表现等情况是一种很好的沟通交流方式。  

几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益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67岁的孩子往往还没有养成礼貌和卫生的习惯,更不懂得事先要得到大人的允许,应该按解释――示范――在大人指导下完成――独立完成――评价这样的顺序进行。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应该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锻炼身体,鼓励孩子做一些如:买菜,拖地等力所能及小事,虽然未必能拖干净,但是他们有了小大人的感觉,认为自己很行,也可以做很多事了。  

三、培养联想能力,提高孩子情商。经常找机会培养孩子的联想能力,比如:在公园里看见老虎,可以同他玩词语接龙游戏,他会以狮子,猴子等动物来接龙,既扩大了视野,增加了词汇量,还培养了孩子丰富的联想能力,这样孩子的情商会得到提升。  

家庭教育中应该因材施教,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购买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乐器,书籍等,强逼孩子学习,把自己的理想、爱好、职业习惯等强加于孩子身上,总想培养出一个个的什么来,往往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以失望告终。本人几年前所买电子琴孩子至今也没摸过几次,成了摆设品。孩子喜爱围棋,经常陪他练习,有意输给他,在后来参加东莞市举行的一次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取得业余围棋证书。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快乐地学习,不应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  

有教育专家对家庭教育支招:  

任何时候都对孩子满怀希望;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带有侮辱性、训斥性的话语;  

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与孩子算陈年老账;  

经常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不要泼冷水;  

父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能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不在别人面前有意或无意说出孩子的缺点或数落孩子;  

鼓励孩子主动做事,即使失败了,也认为是值得的;  

批评孩子时,允许孩子辩解和反驳;不要动不动就恐吓孩子。  

教育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各位家长只要积极参与到其中,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慢慢变了,学习好了,有礼貌了,你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