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发展中心>>德育天地>>道德讲堂
六(5)中队科学小论文
发布时间:2009-12-1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2004级5班

盐水消虫记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六(5)班  尹洁  

奶奶家的菜地上最近出现了一群不明生物,白菜们纷纷穿了耳洞,身上大孔小孔,窟窿不少。到底是哪个坏东西干的呢?我决定和妹妹一起去调查,非弄明白不可!  

上午,我们冲向菜地,寻找不明生物。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处阴凉的小角落,白菜嫩叶上一条条黑色的小东西正在缓缓移动,走近一看,好家伙!几条半透明,表面浅咖啡色,腹部淡淡乳白色的软体小动物舞着头上一双触角细细啃食着嫩叶,我大喝一声:“小小无壳蜗牛也敢在我头上动土,看我怎么治治你!!”还没说尽兴,,一阵笑声响起:“姐啊,这是鼻涕虫呀。”妹妹像个小大人似的说着。鼻涕虫?我堂堂六年级学生都从未听说,这小家伙怎么这么懂?我不甘拜下风,回家一翻资料,才知道:蛞蝓,类似蜗牛软体动物,俗称鼻涕虫。  

原来如此,啊!对了,为什么鼻涕虫大部分都在阴凉潮湿的地方,而没有到阳光猛烈的地带来偷吃白菜呀?为了搞清楚,我决定进行第一个小实验——鼻涕虫怕强光吗?首先,我用两根小木棒当成筷子把鼻涕虫放在了烈阳下,又在相距两分米的地方安置了一个去顶的鞋盒,入口对准鼻涕虫。没过一会,鼻涕虫们烦躁不安地扭动身子,缓缓打转,好象很难受。突然,一条体积略大的鼻涕虫拱起身体,爬向阴凉的鞋盒内,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条脑瓜子笨了点,仍然在原地打转,只好被太阳活生生地晒死。由此可见,鼻涕虫十分畏惧阳光。  

那鼻涕虫除了阳光还怕什么呢?我想着,正在苦思之时,爸爸说了一句:“在它们身上撒上盐试试。”盐?这倒新鲜,我就试试吧!说干就干,我挑出几条鼻涕虫,在它们身上撒上了一层厚厚的盐,一直蹲在旁边看。终于,奇迹出现了,几条鼻涕虫的身体卷成一团,一点一点地变小,变小,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它们完完全全化成了一滩水。奇了又怪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我翻开了百科全书,找来找去,还是没有。哎!我忘了,上网查找!嘿嘿,毫不费吹灰之力,我轻轻松松明白了:鼻涕虫之所以遇盐便水,这是因为它身体里含水量高,而盐,正好有脱水的作用,于是,鼻涕虫碰到了盐,它就开始脱水,然而死亡。  

   对了,我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做出浓盐水来消灭鼻涕虫,拯救大白菜呀!第二天,我把家里所有的食用盐都放进水里,搅拌成了盐水,装在喷水器里。下午,我叫上了妹妹,一起来到菜地,进行“消灭害虫”行动。每一株白菜上都被我喷上了盐水,叶子上面,叶子下面,每个细微到不能再细微的小地方都没有漏掉,漫长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兴奋地跑去一看,出呼意料,化成水的鼻涕虫只有少数,大多数都完好无损,我可不甘心,非消灭你不可!  

   夜幕降临,我又一次来到菜地,靠着手电筒的光,我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哇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晚上,鼻涕虫更多了,我强忍着恶心,再次近距离接触,喷盐水!妹妹挺配合,我喷上一遍,她再喷一遍,经过一个小时的艰苦奋斗,我只等着下次验收结果。  

事隔三天,我兴冲冲跑到菜地,发现,鼻涕虫的数量大为减少,现在只剩下7只左右,看来,浓盐水起作用了。  

盼呀盼呀,月亮终于露面了。我第4次走进菜地,观察过后,发现鼻涕虫的数量增加了一点,但是并不多,新出现了5只左右。我准备做最后冲刺,让可恶的鼻涕虫就此消失。我拿着新调好的盐水,在鼻涕虫最多的白菜部位喷4下,另外地方喷2下,努力过后,我又等着明天来验收喽!  

星期天到了。天还刚亮,我就来到菜地,哈哈,鼻涕虫大军后退了!我数数剩下的老弱病残,就3条了~~~我拿出喷水器,在3条鼻涕虫身上喷了5下,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化成水.  

耶!我成功了,成功了,在碧蓝碧蓝的广阔天空中,还回荡着我胜利的欢呼声;在透明清澈的河水里,倒映着我快乐的蹦跳声;在个人日记中,记载了我又一次的成功!  

   

摔不死的蚂蚁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六(5)班  李俊  

一个星期天,我在家门口玩,偶尔发现了一只蚂蚁为了拖一个饭粒,不小心从落差有几十厘米高的阳台上掉了下来。可是它一点都没事,继续拖着饭粒往前走。我很惊讶:蚂蚁为何没事呢?  

为了解开这迷团,我决定动手做实验。  

首先,我得弄清从多高的地方摔下来不会死。我拿着尺跑到阳台边,一量,有85厘米高。我又折回厨房,拿了几粒米饭,插在牙签尖端,再放在蚂蚁经常出现的地方。一只蚂蚁发现了,急忙爬上牙签。我见了,慢慢地拿起牙签,站起身来,手持牙签在一米高的地方,然后,把牙签一抖。蚂蚁受到惊吓,从牙签上掉了下来。我赶紧观察落地的蚂蚁,只见蚂蚁摔下来后仍继续安然无恙地爬行。速度居然和平常一样。  

我搬来凳子,站在凳上,把它从2米高的地方弹下,蚂蚁摔下来后仍继续安稳地爬着,但速度却慢了点。第三次,我将它从3米高的地方弹下,蚂蚁大约过了几秒才开始爬行。  

做完实验,我饶有兴趣地简单算了算。一只3毫米长的蚂蚁从3米高的地方掉下来,相当于一个身高1.8米高的从1800米高处下来。显然人是不可能和蚂蚁一样安然无事的。我又拿纸做对比,把一个纸团从高空落下,下落速度很快;再把一张平整的纸从高空落下,速度却不如以前一样快,而是飘飘悠悠的落下来。  

那蚂蚁为什么摔不死呢?我猜想:蚂蚁落下时,会被风吹到离原来不远的地方,减少慢了速度。我又请教了《十万个为什么》。原来,即使在无风的时候,蚂蚁也不是垂直落下,它被空气托住,飘着缓缓落下,它受到了空气浮力的保护。蚂蚁那六条又细又长的腿在往下落时,按照规律急剧摆动,使身体保持了平衡,落地的速度减慢了,那它受到地面的冲击力就减少了。蚂蚁落地时,总是六条腿着地,分节的腿不但能支撑身体,而且还会产生对地面的缓冲和反弹力,不让身体与地面直接撞击接触。噢,是这样呀!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