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真学习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生活中的体会:
1、用爱心唤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还是闲聊,我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他有潜力,老师相信他学习会好起来。这样既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班里有两位懒惰的学生,有时作业会少写,或借口说忘记、试卷掉学校了。我了解到其实这两个孩子都是挺可怜的,家庭很不幸福,我很理解、心疼他们。为了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我和他们拉过勾,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表扬、奖励,还让他的好朋友帮助他。每次他们找了借口,我总是装出很信任他的样子,傍晚学生要回去时,我友好地提醒别忘了试卷,学生也不好意思了。
2、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在学生面前是一面镜子、一本书。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还能起更大的作用。每天我一进教室,第一关注红领巾,第二关注地上是否有脏纸屑,有纸屑我亲自捡掉,这一习惯我从一年级就养成了。所以我班的学生早晨我一进教室,只要一看到我,就下意识地摸胸前的红领巾,低头看四周有无纸屑。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是品行端正、为别人着想的人。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先成人,你的学问再大,如果没有德,那他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为别人着想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我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我还告诉学生学习要认真,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成长的,告诉他们,父母挣钱不容易,把你们培养长大更不容易,父母在培养你们成材的道路上不但花费了钱财,更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你们要懂得感恩,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3、作为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人认为班主任要“恶”才能管住学生,而我要说的是班主任要“善”才能让学生佩服。学生只要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接受你说的话,愿意听你讲的课。就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我们班,我不仅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还是每个同学的朋友。学生们都很愿意与我沟通和交流,他们经常在日记里向我述说生活、学习中的烦恼,有时甚至是很隐私的事,学生如此信任我,我觉得很荣幸,也觉得很自豪。他们也乐意帮我做事 ,每次午睡铃一响,总有几个学生七手八脚忙开了。有的帮我放躺椅,有的拉窗帘。挤好红墨水了,薛煜马上送上一张餐巾纸,因为要擦钢笔尖。蒋紫辰会悄悄地为我的红钢笔挤上红墨水。记得有一次,我去常州看病,学生听到蒋老师说我生病,都急坏了,纷纷打电话安慰我,问候我。我来上班,学生都特别乖,连说话也小心翼翼的,生怕我又生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