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局倡导开展“三好教师”的学习活动之后,我们大家都是积极响应,认真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先后组织我们老师学习《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武进区教育局关于重申严禁师德失范行为的有关规定》等材料, 1月6日下午,又举行了小组交流活动,让每位教师自查自纠。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深受教育, 也深切感受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我觉得教师要具有春蚕吐丝、乐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种价值观一涌而上,个别教育工作者迷失自我,功利思想严重,重视物质享受,迷恋世俗浮华,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时有发生,更有甚者,追求低下,人格扭曲。上述种种虽属少数,但造成的恶果却不容低估。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强,而在学校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崇高职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既是青少年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青少年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航人。只有教师自已站稳脚,树立崇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的理想追求,以自已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升华其思想境界,才能在学生心理上唤起尊崇效应,为“真、善、美”在社会上的立足奠定基石。
古人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格高尚,威信崇高的教师本身就是令学生信赖爱戴的楷模,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往往确信其教育指导的正确性,真实性,从而“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们无悔于我们的生命,更无悔于我们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们的德和爱去换取学生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