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习作资源>>大作>>三年级
看图写话
发布时间:2015-03-07   点击:   来源:   作者:湟里小学管理员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处在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位置,在习作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上个学期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较复杂的单幅图的看图写话(如第五册习作3),为多幅图写话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次习作既有对过去看图写话的巩固复习,又有新的要求和跨度,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语文学习规律。无论是单幅图,还是连贯情节的多幅图,其提供的只是一个或几个凝固的瞬间,更多内隐的信息则需要根据孩子们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合理的想象把它们呈现出来。因此,本课的教学,要着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合理想象,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刻地理解画面外显的意义,还能够深入地发掘画面内隐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培养,思维得以发展,灵性得以生发。
学习目标:
 1. 能借助观察图画读懂例文《脱棉衣》,感知小作者的所思所想。 
 2. 能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观察多幅图作文训练的要领——明确图意、仔细有序地观察、合理想像
 3. 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练习写一件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1、同学们,上个学期咱们写了不少作文,其中哪一次作文你觉得最有趣?(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成功体验和美好印象,同时引出“摆玩具,编故事”的话题) 
2、是呀,摆玩具编故事可真好玩,咱们同学编的故事也很有趣,有……有……也有……还有……太多了,全都留在老师的脑子里。今天呀,咱们再来玩一玩编故事的作文游戏,好不好?咱们换个花样,不摆玩具了,咱们看图编故事,怎么样? 
二、剖析例文,领悟方法 
过渡:好!响亮的回答,闪亮的眼睛,都在告诉我:你们跃跃欲试了!别急,要想故事编得好,先把方法学到手。咱们先来看一位叫段秋霞的小朋友她是怎样看图编故事的,看看谁最聪明最会学,从中取得真经。 
1、观察图画,明确图意。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动脑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图上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图中人物的穿着、动作、神态进行观察,弄清图意,言之有据。) 
 (2)同法指导观察其余3幅图。(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前一幅图中没有出现的事物,注意画面的变化,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 
 (3)引导学生把4幅图连起来看,想一想,这几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图文对照,讨论明法。  
 (1)自由读文:图画的意思我们看明白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段秋霞小朋友是怎样编这个故事的。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脱棉衣》这个故事,然后再对照这几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看图编故事,“看”是关键,只有看细致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在“编”的时候,才能够把画面的内容给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在“看”的时候,还要学会“想”,要根据画面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展开合理想象,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画面的真实、完整的意思。 
三、迁移运用,编述故事。 
    观察画面:下面我们就试着用学到的方法来编一编猴哥的故事。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3幅图,先把每幅图的意思看明白,然后再连起来重看一遍,使整个故事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编述故事:指名练说,组织评议。(引导学生围绕“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你有什么建议吗?”等问题进行评议,并于双向互动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说的内容。) 
2、动笔写故事。 
3、指名朗读自己编写的故事,进行简单评议。 
五、自主选择,编写故事。 
1、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精彩,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一一欣赏,请大家回去以后把你们编写的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做修改,抄正在作文本上。 
2、如果你还想写书上的第二组图,或者自己找来几幅连贯的图写,那就更好了。下节作文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编的故事生动、具体、有趣,好吗? 
 
 
 
 
 
亡羊补牢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他在几块石头和草的旁边,搭了一个羊圈。
搭羊圈的时候,他心不在焉,羊圈搭得歪七扭八的。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中间的几块木头就倒了,使羊圈中间露出了一个大洞,这个大洞足以让三头狼通过。
一天,大灰狼看见了,它欣喜若狂,想:以后就不用挨饿了,我终于有羊肉吃了!哈哈……就在当天深夜,大灰狼把它的同伙都叫了过来,一起来吃羊,羊儿惊恐的尖叫声把农民给吵醒了,当他赶到羊圈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羊圈一片狼藉,地上血淋淋的,5只羊被叼走了。
第二天早上,一位老人向农民走过来,他问了个究竟,就说:“虽然丢了几只羊,但你能及时把羊圈修补好,也不晚呀!”农民听了老人的话,受到了启发。他马上找来了木头和麻绳,把羊圈重新仔仔细细地修整了一遍,还对羊儿们说:“别怕,我来保护你们。”羊儿们欢快地跳了起来,好像在说:“谢谢你,谢谢你!”从此以后,羊儿们都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是可以避免损失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