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习作3
|
年级
|
四
|
任课教师
|
|
教学目标
|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做事要有创造力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引起我们思考并动脑筋解决了的事,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
学习者
分析
|
|
教学
重难点
|
内容
|
优化措施
|
媒体运用(白板等)
|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
2、把事情写得具体、有重点,同时言之有序。
3、要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把自己发现过程中的心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话,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学会写作的一般技巧。
|
展示家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
作前准备
|
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所发现。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考
|
一、 组织活动,精心准备。
|
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哪些新发现,并寻找原因,收集有关资料,做好笔记。
|
学生阅读例文
|
|
二、 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
1.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地去观察,你就会有许多新发现。课前布置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你又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2.我们在生活中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
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
分组交流所得。通过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
把归纳的要求展示出来。
|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
1.阅读例文,
2.引导归纳写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
|
思考并回答:
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
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
|
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的话。
|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
1.读第三部分
2.明确写作注意点: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
由说至写。
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然后分组交流并独立完成习作。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
|
媒体展示。
采用师生、生生互评。
|
典型句段
|
回到家后,我连忙找来两瓶饮料分别将它们一瓶竖放,一瓶横放在冰箱里。
时间过得真慢呀,一分一秒真是难熬极了,我的心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终于,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冰箱,“哇!”“冰水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我的推论,:横放的那瓶饮料已经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而竖放着的那瓶却还是一瓶冷冷的水。
那么这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我连忙打开电脑,查起资料来。哦,我明白了,原来横放着的饮料比竖放着的饮料占冰箱的面积要大,所以它冷得快。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朋友们,让我们用我们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更多的奥妙吧!
|
例文推荐:
我的新发现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说:蚂蚁寻找食物时用气味和香味来寻食,因为蚂蚁没有眼睛,用嗅觉与记忆来觅食。于是我有了去亲自观察的念头。
我为了做实验,找了一个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了一点甜的东西,慢慢的、耐心的、仔细的观察着。然后,有几只蚂蚁像狗似的一点一点闻着过来了。接着,它在糖边上转来转去,转了几次后,那几只蚂蚁爬上了糖上了,大概由于兵力不足,它们回到了洞穴去,又叫了一大群蚂蚁,后来,那几只蚂蚁把糖抬着凯旋而归了!
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上看到:蚂蚁们搬东西时一旦兵力不足,便会看见一部分的蚂蚁去叫同伙的蚂蚁,要是搬的东西比较大,会多叫几只蚂蚁;要是搬的东西比较小,蚂蚁们也会叫一些蚂蚁来。
在这一次观察中,我知道了蚂蚁怎样觅食,怎样呼叫救兵,还知道了生活中一定要多多观察,仔细观察,这样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我想对大家说,我们一定要合理安排生活,要多看看课外书,少玩玩无意义的东西,多学习学习,长点见识。
我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快乐!
我的发现
“吃早饭喽!”星期天的早晨,妈妈给我准备了牛奶、鸡蛋和面包。我坐下来后,开始剥鸡蛋。剥着,剥着,我惊喜地发现,今天的鸡蛋跟往常不一样:鸡蛋的蛋白上有“天天快乐”四个字,淡淡的咖啡色。我惊喜万分地叫了起来:“爸爸妈妈,我的鸡蛋上有字!”爸爸神秘地说:“这是我们给你的惊喜!喜欢吗?”“喜欢!但是你们要告诉我这些字是怎么写上去的。”我说。“当然可以!”爸爸爽快地答应了。吃完早饭,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名字叫“写进鸡蛋里的字。”你可别小看这个实验,这就是我早上剥鸡蛋时的新发现呢!
我先准备好一只生鸡蛋、一小碟食醋和一支干净的毛笔。我先用毛笔蘸醋在鸡蛋上写上“天天快乐”四个字。然后把鸡蛋放进盘子里,端到阳台上。过一个半个小时以后,我来到阳台上,鸡蛋上的字已经干了。于是,我往锅子里放了一些水,把鸡蛋放进锅里,打开煤气灶煮鸡蛋。我慢慢地等待着,1分钟,2分钟,3分钟……时间佷快过去了,锅里的水沸腾起来了,鸡蛋煮熟了。我把鸡蛋轻轻捞起。妈妈说;“小心烫手啊!”“知道了,我不是小宝宝了。”我连声说道。我小心翼翼地剥开鸡蛋壳,啊,我写的字果然印在了蛋白上。
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鸡蛋的碳酸钙能和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醋酸钙。一部分醋酸钙会穿过蛋壳,和蛋清发生化学反应。鸡蛋煮熟后,字迹就出现在蛋白上了。
新发现一直藏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每一次的发现都是新的。
学生习作:
我的发现
蜂蜜的味道有多甜蜜,该是不容质疑吧?可我的一个新发现让我心里比喝了一罐蜜还甜。
去年冬天,不知何故我的双唇一直饱受着干裂的痛苦,让我一向娇嫩红润的双唇受尽了折磨。这下,面对可口的饭菜,一向狼吞虎咽的我这下只得万分收敛,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吃了;平时笑口常开的我也无法再肆无忌惮地笑了,否则嘴唇就会裂开血口子;最讨厌的是说话时也只能撅起嘴,真是苦不堪言。因为嘴唇干裂,我总是无意识地用舌头去舔,可哪知越舔越痛,越舔越裂,嘴唇上脱的皮一小片一小片开翘,擦润唇膏,多喝水也无济于事。
直到有一天,综合课的老师告诉我们常吃蜂蜜能长寿。回到家,我缠着妈妈买了蜂蜜(因为换牙,妈妈不让我吃甜食),临睡前,我经不住蜂蜜美味的诱惑,乘妈妈不备,偷偷舀了一勺浓浓的蜂蜜塞进嘴里就躲进了被窝。因为动作匆忙,弄得嘴唇上沾满蜂蜜。第二天我打着哈欠醒来,咦,嘴唇怎么不疼了?我使劲张大口,嘴唇仍是安然无恙。兴奋的我跑到镜子前左照右照,哇,真是奇迹,难道天降神医了,我那干裂翘皮的嘴唇润滑饱满,会不会是蜂蜜的功效?我开心并疑惑着,急忙打开电脑百度搜索“蜂蜜的功效”,哦原来蜂蜜是一种水溶性的保湿剂,能将唇部水分锁住,使唇部柔软细致。我不禁感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颗用心体验的心,我们一定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奥秘。
我的发现
夏天就将来临了,一只只小蚂蚁顺着墙外的管道爬到了我们家厨房的窗台上。
妈妈采用了许多赶走蚂蚁的方法,可都不见效,但是最近有一段时间却没有蚂蚁爬进来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呢?连妈妈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只要妈妈把剩余的大蒜头放在窗台,平时活跃的蚂蚁就会变成“缩头乌龟”,闻见大蒜的味儿更是速度加快一倍地往回跑,再怎么都不肯露面了。可是等妈妈把余下的大蒜头用完后,过了几天,蚂蚁又爬了进来。我把我的观察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却不信。于是,我等蚂蚁多的时候,把大蒜头往蚂蚁附近一放,那几只蚂蚁回头就跑,这下妈妈可心服口服啦!
通过我的仔细观察,我明白了:蚂蚁受不了大蒜的气味。如果你家也有小蚂蚁的话,就赶紧使用这个“武器”吧!
只要你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你一定也会找到“新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