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习作7:记一次体验活动
|
年级
|
四
|
任课教师
|
|
教学目标
|
.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写“我”和同学“护蛋”的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体验”的含义,即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种体验。
2 .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验事情,积极进行一交体验活动。
3 . 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
学习者
分析
|
《写一次体验活动》可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教材中例文的简单介绍,说明了这篇习作讲述的是一位小作者参加了一次体验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第二个部分则是例文《“护蛋”》,是一位叫柳倩影的小朋友的一篇习作。第三个部分是习作的要求。要求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并与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一次活动体验,写好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
教学
重难点
|
内容
|
优化措施
|
媒体运用(白板等)
|
1 .能有详有略地写出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
2 .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话,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学会写作的一般技巧。
|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
|
作前准备
|
1.来自于学生报刊的体验文章,是同步阅读与借鉴的很好材料。
2.组织全班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体验,为习作提供统一的题材。
3.学生在生活中的相关体验活动为习作创造了很多具有个性化的素材。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考
|
一、导入
|
1 . 自读例文的要求,对此次习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 小结: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体验。
|
你对“体验”是怎么理解的呢?互相讨论、交流。
|
|
二、学习例文
|
1 .例文是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小作者“护蛋”的经历和感受。
2.那么小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3 . 那么描写的护蛋经过是扣住了文中哪一句话来写的?
4 .开头和结尾都写了什么?这叫“首尾呼应”。
5 .小作者在“护蛋”的经过中,还写了什么呢?
|
1 .自己读读例文,边读边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护蛋”的经历与感受的呢?
2 . 从这篇例文中,你还学到了什么?
|
|
三、学习习作例文,体会写法。
|
1 .课前,老师也布置了你们去选择一项内容来体验,你们体验了什么?
2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析。
3 .完成书面练习。
|
1 .你是怎么体验的呢?有什么感受呢?
2 .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师巡视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
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体验感受。
|
四、练习习作。
|
1 .对照习作步骤,进行写作。
2 .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3 .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4 . 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
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
|
媒体展示。
采用师生、生生互评。
|
典型句段
|
休息铃一响,其他同学便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食堂,并按照指定区域就座。一些按捺不住的同学一来到座位便争先恐后地拿起了皮子开始动手,哪还顾得上听食堂人员的讲解。结果,“胖”的、“瘦”的,东歪西倒的都有了。看着他们的尴尬相,我不禁暗暗得意起来。我先自信地拿起皮子摊在手心,夹了点馅然后将皮子一叠,最后反转一捏,嘿!一只小巧玲珑的馄饨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大家一看都惊呼起来,引得其他班的同学也都凑过来了,羡慕得他们赶紧回去向老师请教。在一片小鸟般的叽叽喳喳声中,包馄饨接近尾声了!我们还未将桌面清理干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已经由食堂工作人员端上来了,杨怡洁看见这端上来的馄饨已经笑得边牙齿都包不住了。再看看我们旁边的男生,咦,他们怎么比我们女生文静了?尤其是顾董杰,傻愣愣地看着似乎舍不得吃呢!不过,也有吃相不怎么好的,后面的几个男生一拿到碗,全然不顾滚烫,三下五除二,一碗馄饨没几口差不多都进了肚子了。可惜,我也好不到哪儿,因为我太喜欢馄饨了,也很快把一碗馄饨吃完了。看见别人还在享用着这美餐,我干脆就端起碗把汤全喝了,这次却引得大家的一阵哄笑。
|
例文推荐:
记一次体验活动
每当我在街上看到那些盲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跌跌撞撞地走路时,心里总是觉得十分可笑和好玩,有时甚至还会站在路边傻乎乎地看上几分钟。我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决定自己也当一回盲人。
我首先拿来一条红领巾蒙上自己的眼睛,再转上三圈,顿时,眼前黑乎乎的一片,只觉得耳朵在嗡嗡作响,天旋地转,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我只得摸着墙走,“啊!”我尖叫了一声,原来膝盖碰到了床头柜,“啪”的一声凳子也倒下来,我的脚!被吓得胆战心惊的我不敢再大步往前走了。心想:赶紧下楼吃饭吧,不然又得增加几道伤痕了,我摸着楼梯扶手,小心翼翼的一级级顺着台阶往下走,没想到我以前乱丢在角落里的一支铅笔又跑出来凑热闹,一脚踩上去,摔了个“一体投地”,我只好咬咬牙,忍着痛,抚摸腰站起来,继续走。这回,我更加谨慎了,生怕再跌下来,来到饭桌旁,我摸着凳子坐下来,拿起饭碗准备吃饭,咦,筷子呢?还好,在这儿,我夹了一块菜放进嘴里,呀!这是什么啊,这么辣,呸!呸!呸!连吐了几口才把口中的辣椒吐了出来。这回我又夹了一块,我先放在鼻子上闻了闻,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一定很好吃,我就放心大胆吃了起来,感觉油油的,一嚼就烂,是什么啊,“肥肉!”这一念头一闪而过,随即想吐,平常最怕吃肥肉的我这时欲罢不能啊。
体验终于结束了,我感受到了盲人的痛苦与无助,也体会到了眼睛的宝贵,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湛蓝的天空,鲜艳的花朵。
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每一位残疾人,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下,感觉到世界不再是黑暗的,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记一次体验活动
今天,韩老师布置了一个“体验作业”,让我们体验一个活动。我本想扫大街,但妈妈不同意,我就选择了洗碗。
我先向妈妈请教,妈妈说:“先把碗用水泡上,再倒少许洗洁精,拿抹布擦一擦,然后用清水冲干净就OK了。”
“哦,原来这么简单,谁都会的,我一分钟就能搞定。”我轻松地说。
可现实总是这么无情,我用了10多分钟才洗完。因为我在倒洗洁精时不小心倒多了,只好又倒回去一些,但是泡沫还是多,如果冲不干净,洗洁精吃到肚子里多可怕呀。我洗来洗去就是洗不干净,只好反复地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洗完之后,老妈又不置了一个洗盆子任务,我只好又开始演奏“锅碗瓢盆进行曲”。
我发现有一块“污渍”总是洗不掉,我正想找球刷把污渍刷掉,老妈过来了,她哭笑不得地说:“那块掉漆了。”我成功地洗干净了一只碗、一个盆子。
通过这次洗碗,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下结论,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摸清事情的本质。
学生习作:
体验小厨师
今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听到厨房里传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来到厨房,看到妈妈正在准备炒鸡蛋。妈妈看到我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就笑眯眯地对我说:“来,你试试。”我惊讶地说:“我能行吗?”
妈妈说:“试试看!”我答应了。
我笨手笨脚地走到炉子前,才发现自己不够高,必须站凳子!我就拿来一个圆圆的小凳子,站在上面。嘿嘿,这回够高了。妈妈告诉我炒鸡蛋的过程和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放多少油、油要热了才能放入鸡蛋液等,我要开始了。
我拿好小油瓶,往锅里倒上一些油。等油热了,就把搅好的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一阵滋啦滋啦的声音,再用锅铲翻炒。“哎哟,烫死我了!”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小油点跳到我的手上。就在这时,妈妈说:“可以出锅了。”我突然想到我没放盐,赶紧放了点盐才出锅。可是因为我刚才太着急,盐大概放多了。先盛出来再说吧。我把炒好的鸡蛋盛出来,金灿灿的,真好看。
妈妈夹了块鸡蛋尝了尝,说:“还不错,就是有点咸,‘小厨师’还是很称职的!”
下次,我一定炒得更好,我要做一位合格的“小厨师”!
体验残疾人
晚上,我正想走上楼,脑子里突然出了一个想法:残疾人是怎样上楼的呢?我决定来试一试。
现在,我是一个左脚可以走路,右脚却是残疾的人。走上楼的时候,我右手扶着墙,左手扶着栏杆,左脚吃力地一跳,终于走了一个台阶了。在一个转弯出有一面镜子,我看见我的样子滑稽极了,怪不得有些人会取笑残疾人。走到了一半,我的汗就从额头上流下来了,真想把右脚放下来,和平时一样走,可一想到残疾人,我就坚持到底跳到了二楼。啊,可真累啊!原来残疾人上楼这么难。
我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在睡觉前,我必须要看30分钟的课外书。于是,我又一蹦一跳地来到书房,用嘴巴夹了一本科普书,就往房间里跳去。做残疾人的滋味还真不好受。本子的边上都沾满了我的口水。接着我又变成了一个没有双臂的小女孩了。用两只脚去翻书,有时候,书还会被我扯破。我用嘴巴去拿手表,在拿手表的路上,手表还被我摔了好几次了呢!好不容易爬到了床上,书又掉了,我很想用手去捡,一想到那些真正没有手的小孩子子,我就觉得,为什么他们做的到的事情,而我却做不到,我一定不能放弃。我又小心地滚到床下,用嘴再次把书夹到床上,开始看起来。时间过地真快,一下子就到30分钟了。
我还想看电视新闻,已经比较熟悉用脚干事的我,顺利地找到了遥控器,用大脚指按了一下电钮,电视被打开了。我用脚按“节目上”看我最喜欢的节目。
残疾人的生活真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