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习作资源>>大作>>五年级
我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5-03-09   点击:   来源:   作者:湟里小学管理员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任课教师

徐红梅

课题

1、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例文《我的班主任》,领会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能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
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研究目标

(可从指导、撰写、讲评、评改等方面阐述本节研究课是否到达优化目标。)

1、使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老师进行描写,进一步学习写人叙事的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时的良苦用心,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3、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入手,让学生感受作文的乐趣,明确作文过程是就是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东西,从而使学生乐于作文。

教学重点

内容

优化措施

媒体运用(白板等)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课件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习作文。

抓住中年级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一首动情的歌曲,一段感人的视频,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与教师有关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教学难点

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资源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录音带。

2、教师关心学生成长课件。

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了解学校老师的情况。

使学生乐于作文。

二、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导语:同学们,这首歌曲赞颂的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老师,他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关怀着你,你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老师,理解老师。

 

 学生欣赏,做好进行口语交际的准备

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三、汇报交流调查老师情况

 

1、导语:

课前同学们已认真地观察、调查过老师的工作等情况,现在就把你的调查结果告诉大家,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2、老师评价、鼓励。

小结:在汇报交流中,同学们知道了老师每天要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放学护送我们到校门口。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真不容易!

看来,同学们对老师的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观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认为老师的工作怎样?

 

学生汇报、学生评价。

生:老师到校比我们早,放学了还要备课。

生: 老师给我们上课,改作业。

生:放学后,送我们到校门,我们走了老师再回家。

生: 老师生病了还坚持给我们上课。

   ……

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写出真实的作文,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观察和生活经历。

 四、感悟师爱

 

1、老师的工作只是忙和辛苦吗?请同学们看:

    出示多媒体课件:老师时刻关心着我们成长。

2、看了录像,你想到了什么?

3、老师为什么这样做?你们知道吗?

     4、对,老师确实非常关心、爱护你们。我作为一名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老师吗?

5、你们每天和老师在一起,一定有很多故事,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和老师的故事,写出自己的感受。

谁来结合事例说一说“你的感受”?

 

1、学生看录像。交流。

生:有一次我发烧了,孙老师带我去看病,还给我补课。

上次我考试没考好,您没批评我,还鼓励我不要泄气,争取下次考好。

我的手冻了,您问我疼不疼。……

生:老师喜欢我们。

老师关心我们。

老师爱护我们。

2、学生进行交流谈感受。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课件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习作文。

五、妙笔生花——我手写我心

 

1、接下来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关键环节——妙笔生花。给大家几点建议:

作文要求

  (1)、以“我的老师”为作文主题写一篇作文。可根据所写内容自拟题目。

  (2)、体裁不限,可以叙事,也可以写诗歌等。

(3)、书写规范、工整。

(4)、语言通顺、有中心、有条理。

(5)、写完后认真修改。

 

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进一步激发情感,前呼后应,沟通说写,力求体现作文思路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

 

六、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1、各位小作家,请你把自己的作品让同学看一看,向他们征求修改的意见。

2、教师小结:美好的师生情在大家的每一个音节中流动,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从大家的每一个词句中流露出来。我感到你们更懂事、更可爱了。老师喜欢懂得感恩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们!

 

1、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适时激励。

 

媒体展示,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双丰收。

课后教学反思

(从“研究目标是否达成?有哪些措施有利于目标达成?形成了哪些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再次利用?”等进行反思。)

1、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抓住中年级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一首动情的歌曲,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与教师有关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为写做铺垫。

2、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写出真实的作文,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观察和生活经历。

3、写作,本身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表达。语文教育在创造方面大有作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注重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课件等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习作文。

4、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

5、每个人都是有境界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变化的,每个人的境界都是可以提升的。学生亦如此,语文教育要结合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发挥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

6、进一步激发情感,前呼后应,沟通说写,力求体现作文思路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

7、习作的交流赏评是进行口语交际、渗透习作指导的又一次言语实践。本环节重点是在学生完成初稿后组织、引导展示赏评。教师要围绕预设内容,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在全班品赏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双丰收。

 

优秀例文推荐

我的老师

我从六岁开始上学,现在已经年级。在这期间,我接触了许多老师,他们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其中有一位老师最令我难忘:刘怡老师。

刘怡老师是我们二年级的科学老师,瘦瘦的,她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像个大姐姐一样。她对纪律要求不是很严格,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时回答问题。因为是科学课,所以课堂也非常生动有趣。刘老师也很信任学生,经常让我们参加一些活动。

2009年寒假,学校要求各个科学组织一些学生去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竞赛(OM)”。这个项目本应是高年级同学参加的,但是刘老师认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加天马行空,更有创造力,也不会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也应该给他们一些机会。就这样,我进入了OM训练小队。

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还仅是二年级的学生,有些科学道理不能理解,做实验时也显得为不从心。有一次,我们做“支撑”练习,就是用棉签和橡皮泥以桌边为起点,向外延伸,延伸长者为胜。刚开始我们用橡皮泥把棉签粘起来,放在桌上挺好的,谁知刚一拿出桌子就掉了,连两根棉签都放不住,我们都没信心了。这时,刘老师就让我们先用筷子作实验,我们发现筷子也不能全伸出桌外,至少得有一半放在桌子上才能立住。如果用胶带绷住,还可以再伸长点。这是为什么呢?刘老师说:“这是重力与支撑力相互作用的现象,当支撑力大于重力时,棉棒才待得住。”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刘老师就是这样一方面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一方面用浅显的话语给我们讲科学道理。有时我们成功了,刘老师就高兴地说:“你太棒了!”有时我们畏难了,刘老师就认真地说:“不要气馁,继续加油!再想想。”

比赛当天,我们以较小的年纪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也从中学到了团结、友爱的精神,并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增长了自信。

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年轻活跃的老师,她给我打开了一扇科学的窗户,还教会了我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优秀例文推荐

我最感恩的老师

人,应该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思想境界,我最感恩的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康老师。

康老师,在我有问题不懂时,他会耐心的帮我讲解,所以我要用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当我取得不理想的成绩时,迎来的不是老师的责骂,而得到的是老师帮我找出错误的根源,当我取得好成绩时,迎来的是康老师慈祥的微笑和表扬,当我做错事时,你会用严历的目光看着我,我要改正错误来报答你

我记得有一次,在中午托管时,已经开始写作业了,我和几个同学在外面玩,康老师就派几个同学去找我们,那几个同学没有找到我们,康老师着急了,就亲自去找我们,找到了我们,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了我们一顿,我非常不服气,小孩子玩有什么吗?小孩子天生都是爱玩,过了一会儿,我的同桌对我说:康老师为了找我们把脚都扭伤了,这时我心情听了非常难过,看着康老师忍着疼痛还坚持为我们讲解作业,我在心理发誓,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

还有一件让我回忆的事,也是中午的时候,康老师为我们端菜的时候摔了一跤,连手都摔破了,他还是忍着疼痛为我们端菜端饭,吃完饭后也顾不上擦红药水,就跟我们讲解题目,使我们非常感动,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付出的太多太多,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回想往事,老师比冬天的阳光还要温暖,老师就象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就像园丁,用知识和露水培育滋润着我们,老师像慈祥的母亲细心的关爱和教导我们

带着几分憧憬,怀着感恩的心情,相信我们今后的脚步将会迈得更加踏实,更加有力。

 

学生佳作欣赏

“三心级”老师

湟里中心小学五(4)班  吴霄婷

在我美好的童年生活里,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园丁”,其中,让我最喜欢的是在小学里教了我2年的英语老师,现在是第三年。她姓徐,名璟,我们都称她徐老师。

她个头不高,身材挺不错,左手戴着的银色手表闪闪发光,脖子的左边有一颗独一无二的黑痣,很有特色。她的头发犹如一碗芝麻顺势而下。最大的特点,莫过于特别爱笑,她时时面带笑容,让我倍感亲切。每当这时,我仿佛变成了一棵小草,在阳光般的笑容里茁壮成长。

她在我心中可以算是三心级老师了,一是关心,二是耐心,三是细心。

先说说“关心”。记得有一次,我忘记了,可爱善良的徐老师亲切地问我:“怎么了?”“我忘记扎头发了……”我慢吞吞地说。“那我帮你扎头发吧!”“太感谢!”说完,老师便专心致志地扎起头发了。那一刻,我只想和徐老师这样一直呆在一起。

再来说说“耐心”。有一次,她教我们新单词,她先在黑板上写好,然后教了起来。可不知为什么,我的嘴巴和脑子飘来飘去,而“音响”却在乱“播音乐”。这被徐老师看到了,对我说:“跟着我说。”我跟着一直学,学了很久,而老师却一点怨言都没有,耐心地教我。终于,在最后的10分钟内学会了。我破涕为笑,那时,我只想对徐老师说:“谢谢!”

最后说说“细心”。一次,有个同学带了一串五颜六色的项链。那项链十分漂亮,同学们都想戴戴,结果撒了一地,那个同学大哭了起来。刚好被经过的徐老师看到了,便连忙了解了情况,请同学帮忙找珠子。一会功夫,大家都拿着一把一把珠子给了徐老师。徐老师一看,还差一颗绿色的。听到这话,学生们又开始急急忙忙地找了起来,徐老师也参与了“扫珠行动”所有人都在找,几乎找遍了班级。“看,在那里!”一个明亮的声音从人群中窜出。原来是徐老师!她找到了。我们立刻跑了过去,把珠子交给徐老师,

这就是我的那位“三心级”老师。她关心同学,耐心教导,十分细心。长大后,我也一定要做一位像徐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学生佳作欣赏

我的陶老师

湟里中心小学五(2)班  谢颜

陶老师是教我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她对我女儿般的关怀让我终生难忘,她的相貌也让我永远铭刻在心头。

陶老师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圆圆的脑袋,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卷发,样子和现在教我数学的谈老师差不多,尤其是她那一双纤细的手和甜美的声音是我的最爱。

陶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温柔、自由的一位老师。在班里,每一位同学都期待着上她那使人入迷的语文课。上课时,老师讲课讲得娓娓动听,就是那些不听话的同学也沉浸在动听的声音中。学生开小差了,她也不会责备学生,而是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在我听她上课的两年内,我从来都没见过她打过学生。每一次她都会让犯错的同学自己认识错误并改正。下课时,陶老师是我们的开心果,常常和我们讲笑话、做游戏、开玩笑……让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快乐中。我和陶老师谈话的时候,互相会放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就像是遇见了一个知心朋友。我们谈的每一句话都是秘密,都不会告诉任何人。陶老师在我们比赛、做事、考试的时候,都会提醒我们要细心。

经过一次事情,我觉得陶老师就像守护在我身边的女神,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一天,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感觉头在隐隐作痛,看见物体在摆动。忽然,头痛得厉害,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身影在眼前晃动着,我晕了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了洁白的床上。我往门口望去,陶老师走了进来。她手上拿着一个瓶子,里面装着开水。我心想:这么冷的天气,老师还把我送到医院来看病,她应该冻坏了。陶老师坐到我旁边把我扶起来,她用勺子舀了一点冒着热气的暖开水准备给我喝。我用手拦了一下,说:“老师,您不喝吗?”

老师小声说:“因为你比我重要啊!你长大可事故有用的人才,我不能让你生病。”

“可没有您把知识教给我,我就不会有用。”

“如果你非逼着我喝,你张开嘴我就喝。”

当时我还小,不知道什么意思,不明不白地张开嘴,结果,老师把那一勺水喂给我,我咽了下去,感觉这一小点儿水像蜂蜜一样,甜甜的。其实那时幸福的感觉。顿时,不知道怎么的,我落下了热泪。“妈妈”的爱仿佛从这勺水中表达出来了,它在我的血液里不断地流动着。

陶老师,我真想对您说:“谢谢您!我慈爱的妈妈!我这棵小树苗在您的精心栽培下茁壮成长!

学生佳作欣赏

难忘恩师

湟里中心小学五(1)班  周元昊

5年了,从一年级一直到现在五年级,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们,有些老师只教一年,有的老师4年一直教我们。但这些老师中,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从一年级一直教我们语文到四年级的班主任刘老师。

刘老师比较严厉,但上课总带着一点小幽默,而且赏罚分明,善于培养人的积极性,以致于刘老师说把拖把整理一下,话音未落,坐在前面矮个子的同学立马冲出去,抢着干,弄得刘老师哭笑不得。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积极性,因此,四年中,不论什么比赛,只要是我们能参加的,大家都踊跃参加,家长也大力支持。所以,每个比赛,我们班都会有一人获得前三名。所以,我们班的奖状特别多,统一发时,我还以为是试卷呢。

刘老师已经教了十几年书了,教育了几百人,是个资深教师,样样都要求完美,要做到最好,让我们班有了一大批可教的“孺子”。

记得二年级,刘老师第一次要我们在大方格纸上写作文草稿。那时,我的字已通过画画大大提升,刘老师也说我的字大有进步,把以前的“上”改成了“优+★”,我开心极了,恨不得把这消息告诉全世界。这次的作文草稿刘老师说要写满,于是我豪情奔放,洋洋洒洒加了3条线!但老师叫我把逗号和引号重写,我好不容易认真改好了,但还不好,于是我把纸倒过来,像写逗号一样,但没成功,我手写得累死,才终于标准了。

刘老师虽然非常严厉,但也很关心我们,公平公正,我喜爱刘老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