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习作资源>>大作>>五年级
看图完成习作
发布时间:2015-03-10   点击:   来源:   作者:湟里小学管理员

 

  精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教材提供了4个习作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进行习作,将自己对学习或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也可以自己命题,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题目1: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本册共有26篇课文,既有反映中外悠久历史文化的经典名篇,又有体现时代气息的诗歌散文,还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寓言、童话故事……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课文(不限于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一是让学生有话可写,写出自己的感受;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再次受到思想、文化、情感的熏陶。

  题目2:有趣的一次实验。写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次实验,这个实验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可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中完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在家时里尝试做的……要紧扣“有趣”二字选材,想一想这次实验为什么有趣,是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是留下难忘的教训,或是从中得到启迪。要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题目3:冬天。可以写冬天的情趣,可以写冬天的景物,也可以写冬天的活动。写的时候要注意将冬天的特点与其他季节区分开来。

  题目4:盼春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春节即将到来时,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度过这个春节,习作要突出“盼”字。

  [设计意图]

  本次习作的主旨是“写写自己的体验或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让学生自由选材,自拟文题,自主作文。学生有了充分的写作自由,达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自由表达、自出新意的境界。

  [学习目标]

  1、根据教材提供的四个题目,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也可以自己命题)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搜集材料的习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感情真挚、文质兼美的文章给人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让我们在读书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板书:我喜欢的一篇课文),那么你喜欢哪一篇课文?为什么会喜欢?你有什么感受?(老师指导:这几点要交代清楚。)

  2、在实验室里,我们做过一次次有趣的实验,让我们体验到无限的乐趣,留下了一次次难忘的回忆。(板书:有趣的一次实验)这学期你觉得最有趣的一次实验是哪一次?有趣在哪里呢?(要写清楚实验过程,突出有趣)

  3、隆冬季节,大自然给冬日赋予了特有的情趣。冰天雪地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洁白、美丽、动人,堆雪人、掷雪球、滑雪等活动让我们流连忘返,哪一个画面不让人心动呢?(板书:冬天)在你的眼里,冬天是什么样的呢?

  4、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佳节,一想到春节放鞭炮、包饺子、拜年、走亲戚等喜庆的场面,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盼着春节快点到来。(板书:盼春节)春节快要到了,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个春节呢?(为什么盼?这是重点)

  5、今天的习作,请大家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让大家一起来分离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合作交流: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你感兴趣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感兴趣?

  同桌先交流一下,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3、小结:不管选哪一个题目,我们都要紧扣题目来写,如“有趣的一次实验”要紧扣“有趣”二字选材,要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再如“盼春节“要突出一个”盼”字。(再次强调)

  三、动笔写初稿,要求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四、修改习作: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时要认真思考,反复推敲。

  2、集体点评,共同修改。

  3、小组内交流、评议、修改。

  4、再次认真独立修改。

  五、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确定

  写作内容

  选择作文题目

  思考写作方法

  优秀例文推荐1:

  一次有趣的实验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回家,亲手做一次怎样让鸡蛋浮出水面的试验?老师用洪亮的声音刚说完。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争先恐后的回答:有的说放盐,有的说放糖……我暗暗高兴,因为我知道让鸡蛋在水面上“游泳”的方法。

  回到家,我便急于寻找实验材料和器皿,直奔厨房,拿出了一个体型偏小的鸡蛋宝宝,一小袋洁白的盐,然后拿了一个杯子,为了更清楚的看清实验过程,我贡献出了自己喝牛奶的玻璃杯与勺子。正式实验开始了。我去盛上半杯清水,再把鸡蛋轻轻地放进清水里,鸡蛋便慢慢地沉入杯底,一切蓄势待发。我观察鸡蛋就像一个熟睡的宝宝,静静的躺在杯底。接着,我小心翼翼往杯子里放入一些盐,用勺子不停地搅拌,不一会儿,盐全融化了,这才停手,发现水变得浑浊不清,我深呼吸,期待奇迹的发生。可是鸡蛋却出乎我的意料,没有浮出水面,还是稳稳当当地躺在杯底,什么变化也没有,我只好再往杯子里加些盐。重新拿起勺子使劲地搅拌。那个鸡蛋像被搅晕了一样,终于慢慢悠悠地露出了小脑袋。接着鸡蛋如同被我施了魔法一样在杯中跳起了“水上芭蕾舞”。真有趣。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那种感觉胜过获得诺贝尔奖的兴奋。

  妈妈闻声走过来,得知原因后问我:“幸幸,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我脸上洋溢着得意的微笑说:“这是因为蛋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鸡蛋在清水中会往下沉。但是和同体积的盐水相比,蛋的重量则比较轻,所以鸡蛋会浮在盐水上面。”妈妈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在《百科知识》上看过”。妈妈满意的点了点头。

  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让我懂得了,以后要看更多的书,因为书告诉我用智慧解决难题。

  优秀例文推荐2:

  盼春节

  人人心中都有个“盼”字,我就是盼着早点过春节。

  我盼望春节,因为春节的超市是最热闹的。四处张灯结彩,超市里人来人往,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微笑,购物架上的烟花爆竹应有尽有,火红的灯笼比比皆是,各式的春联琳琅满目,缤纷的彩灯,香甜的糖果,新鲜的水果,各种各样的年货数不胜数……笑语欢腾的大人们纷纷抢购年货,孩子们手里抱着自己爱不释手的礼物,一路蹦蹦跳跳地推着购物车,开心地唱着新年歌,气氛十分热闹。

  我盼望春节,因为春节的情谊是最浓的。每年大年三十,我们总赶到姑姑家里去拜年。叔叔、爷爷和爸爸一边磕瓜子,一边悠闲轻松地聊着家常事,姑姑和妈妈则在蒸汽腾腾的厨房里忙碌着准备年夜饭。大伯带着小弟弟贴着精美的窗花,亲笔写的大红对联,还给弟弟绘声绘色地讲着新年的来历。弟弟听得可认真啦!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还不时点点头。我和姐姐则赶着为亲朋好友拜年,我第一个冲到奶奶的身旁,深深地鞠了一躬,大声喊道:“奶奶过年好啊!”奶奶顿时笑得合不拢嘴,立刻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装满压岁钱的红包递给我。全家人的欢声笑语连绵起伏……

  我盼望着春节,因为春节的饭菜是最香的。香喷喷的清蒸鱼,鲜明无比的草鸡汤,酸甜的醋溜白菜,口感鲜嫩的粉蒸猪肉,栗子炖牛肉,三鲜鸡胗,海鲜小火锅,长寿龙须面……这一项项姑姑的拿手好菜,都冲击着我的味蕾。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食肉动物”忍不住频频动筷,吃得腮帮子都鼓得圆圆的,不亦乐乎。姑姑看得眉开眼笑,笑眯眯地问:“好吃吗?”“好吃!”我们都不约而同喊起来。尽享美味佳肴,互道新年祝福,真是其乐融融啊!

  我盼望春节,因为春节的夜空是最美的。除夕之夜,五彩缤纷的烟花绽放在天空中。有的像金蛇狂舞,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像璀璨夺目的珊瑚……天空的礼花砰砰作响,地上的孩子欢呼雀跃。祝福随着礼花绽开,情谊伴着鞭炮齐鸣。

  大家凝望着绚丽的天空,所有的梦想,所以的对去年的回忆,对今年的展望全会在这一刻凝聚,然后永恒地盛开。火树银花不夜天将永远载着希望之帆驶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学生佳作欣赏1:

  有趣的实验

  湟里中心小学五(4)班 周宇

  一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实验——蚂蚁怕不怕樟脑丸。这个实验一下子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一放学我便放下书包去草丛里找了一只蚂蚁,我把蚂蚁放到了水泥地上。

  我开始做实验了。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樟脑丸,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防线”。我紧张的看着蚂蚁,正在此时,蚂蚁先绕过“障碍”继续前行,我惊呆了,蚂蚁快消失在视线里我才回过神来。我赶紧再在它的前方画了一条线,蚂蚁又绕过去了,我不死心,又在它的周围画了一个圈,而且线条也比以前的浓重。我得意的想:“哈哈,现在你逃不掉了吧!小蚂蚁,还跟我斗,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这次蚂蚁又想故伎重演,打算绕过去,可它哪里知道这是一个圈呀!它绕了几圈,好像明白了什么,用头上的触角试探了一下,冲了过去,我又画了一个圈它冲了过去,我又画了一个小一点的圈,它也冲了过去,它摆动着触角就好像在嘲笑我没有法子把它困住呢!我这下可生气了,画了一个只有硬币大小的圈,而且又浓又粗。这下,这只小蚂蚁可没有力气再跑了,我很高兴,但同时我也困惑。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赶紧回家查阅资料,原来樟脑丸的气味会影响它的判断力,所以它会绕道而行,而冲过去是因为樟脑丸的气味变淡,所以蚂蚁才能冲过去。

  这是一次多么有趣的实验啊!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乱猜测,而应该亲自去实才能下结论,要多看事实。

  学生佳作欣赏2:

  神奇的“可乐喷泉”

  湟里中心小学五(4)班 李晨阳

  一天,我在《小哥白尼》上看到一篇文章——《比比谁的可乐高》。文章主要讲了一群孩子分成了两组,用同量的曼妥思、同毫升的可乐制造“喷泉”,比谁的“喷泉”喷得高的事。我想:可乐加曼妥思真的会变成喷泉吗?喷泉会喷多高呢?“可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不由得想自己动手做做这个实验。

  我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瓶中瓶可乐,一条曼妥思薄荷糖,拿来5张报纸,先摊开报纸,把可乐瓶置于报纸中间。我慢慢转开了可乐瓶盖,放入了两颗曼妥思糖,然后急忙把瓶盖盖上,只见可乐瓶内先是泡沫直翻,可乐迅速膨胀,仅仅一秒钟可乐便“霸占”了整个可乐瓶。可不久就没什么动静了,大概是两颗曼妥思力量还不够,翻不起什么大波浪吧。没看到“可乐喷泉”,我十分失望,“不如再加几颗曼妥思?”我想,于是,我又放入了三颗,但“倔强”的可乐瓶盖就是不让可乐冲飞瓶盖,努力“镇压”着可乐。“可乐二号”实验又失败了。

  我赌气地盯着可乐瓶,瓶盖似乎在“挑衅”我:“怎么样?还是我厉害吧?”我一气之下把剩下的曼妥思全倒进了瓶内,只听得可乐瓶里发出“啪啪啪”的声音,终于有几滴可乐滴在了报纸上,我心里暗暗叫好,并预感到瓶盖已经“Hold”不住了,可乐随时会“破盖而出”,直指天花板,我立刻退到了一米之外。“扑”的一声,可乐终于冲出来了,有几滴已经冲上了我家的天花板,“哗啦啦”可乐落在了报纸上,“倔强”的可乐瓶子斜倒在报纸上,瓶盖飞在一旁,可乐瓶里的可乐喷得只剩不到10%了,实验成功了!

  瞧我乐得,都忘了告诉大家实验的原理了,其实是因为曼妥思里有一种叫做阿拉伯明胶的物质,此物质会造成可乐中水的表面张力减小,并破坏二氧化碳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溶于可乐的二氧化碳瞬间释放出来,造成可乐瓶内的气体压力骤然上升,从而将可乐推出瓶外,造成喷泉效应,简单地说,这些都是二氧化碳的功劳。

  (指导老师  路燕芬)

  学生佳作欣赏3:

  蚂蚁摔不死的秘密

  湟里中心小学五(4)班 郑健

  “观察,观察,再观察。”是巴普洛夫先生的名言。科学离不开观察,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种种奥秘。

  有一次,我和邻居家的弟弟在一起玩耍,玩了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便跑去踢一堵墙壁。这墙壁似乎已经饱经风霜,因为那脱落的油漆就是它历经风雨的见证。我们踢着墙壁,时而踢出蜈蚣,时而踢出蜘蛛,我们开始觉得有趣了。忽然弟弟大喊:“看!”我朝着他指头的方向看去,那儿竟有一条蚂蚁组成的黑线,我抬高脚踢去,蚂蚁几只几只地落下来。我蹲下来一看,只见蚂蚁在地上滚动了一会儿,便匆匆钻进草丛里去了。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咦,蚂蚁怎么摔不死?我惊疑不定,又轻轻捉了一只稍大的蚂蚁丢在了水泥路上,那蚂蚁似乎是孙悟空精钢不坏之身,它依然若无其事地在快速地爬动,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草丛中。

  我连忙跑回家里,问起了被姐姐吹嘘得无所不能的“度娘”。果然,页面上出现了大排大排的答案。哦,原来是这样的,蚂蚁之所以摔不死,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小了,一个物体体积越小,它在空中的阻力和重力就越容易平衡,下落的速度也会因重力小而变慢。你想想看,如果有一条吊绳将你缓缓放下,你又怎么会有事呢?除非下面是刀山火海。如果你真想把蚂蚁摔死,就把它放入一个长的真空的管子,任它自由落下。没有了阻力,下落速度就会越来越快,蚂蚁就被摔死了。

  这样有趣的事,你想不想多发现一点呢?如果想,那你就也来仔细观察身边的大自然吧,它会让你发现更多像“蚂蚁摔不死”这类有趣的事。

  (指导老师  路燕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