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作要求:
游戏人员:4—10人
道具准备:多张纸条。纸条上写“洗衣机”“猪八戒脚踩西瓜皮”“电视节目真好看”“我碰到了难题”“口渴喝到了烫水”等容易表演的内容。
游戏规则:由一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纸条,根据纸条上的内容进行夸张性的表演,其他同学猜表演内容,如果所猜与纸条上写的内容相符,请表演者给予大家掌声鼓励。
2、习作指导:
这样玩很有意思吧?怎样把玩的过程写下来呢?让我们一起理一理习作的思路吧!
常规思路:
开头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哑剧表演对对碰”。
中间
第一部分: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第二部分:第一位同学抽签后是怎样表演的?我们又是怎样猜测的?
第三部分:第二位同学表演的过程,当时的场景如何,大家如何反应。
第四部分:其他同学如何表演(略写)。
结尾:今天的活动真有趣,在欢声笑语中提高了大家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创新思路:
开头:
哑剧表演搬到我们教室里了,快来欣赏啊!
中间:
- 最搞笑的就是**的表演了。
- 最有表演天赋的要算**了。
-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的表演了。
结尾:
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如果人不能说话,那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多给别人一点关爱,多为残疾人提供一点方便。
|
看过哑剧表演吗?看过真正的哑剧演员吗?那就到我们班来吧!
1、教室前面比比划划的不是恶作剧,而是……
2、那个脸上表情夸张的就是表演名星。
3、那底下急得抓耳挠腮的又是谁?
现在你知道了吧?表演无处不在,明星无处不在,我们都是是未来的、各个行业的明星。
|
3、范例引路:
哑剧表演
说起表演,谁都会。可是这个哑剧表演可够难的。游戏规则是:某个同学从老师手上抽一张签,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动作神态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意思。如果猜对了,就给予表演者和猜对者掌声鼓励。
要说谁表演得最精彩,我认为非朱潇艺莫属。她一路小跑,站在老师面前,很快地抽了一张签,然后低头沉思了一会,就迅速地表演起来。只见她将右手放在嘴前,嘴不停地张动着,好像在唱着什么,她的两手变成了兰花指,一高一低,一会儿在空中转动着,一会儿在腰下旋转着。表演结束还学着歌星的样子向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们异口同声地猜:“唱歌跳舞”,“边歌边舞”。朱瀟艺清了清嗓子,宣布答案:“载歌载舞”!我们都怀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真有趣,我也想上去表演!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把手举得高高的。好运很快地降临到我的头上。我兴奋不已,但又担心自己抽到了不容易表演的签。我战战兢兢地抽出了老师手中的一张纸看。一看题目,哎呀,“电视节目真好看”。怎么表演才好呢?突然,我灵机一动,于是我很夸张地将右手伸到前面,做出拿东西放在手里的动作,接着用大拇指按动几下,眼睛盯着前方看,边看边在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忽然,我又按动了一下按钮,哈哈大笑起来。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我是幸运的,好几位同学都猜对了,那就是“电视节目真好看”这个内容。掌声响起,我非常激动。
其他的节目也很精彩,如:“猪八戒脚踩西瓜皮”、“洗衣机正在工作”,也有的不能准确表达原来的意思。如:“考试考砸了,挨批评”、“恍然大悟”等等。
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如果人不能说话,那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麻烦,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嘲笑,我特别同情他们。让我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吧,多给别人一点关爱,多为残疾人提供一点方便。
段落评析:
本次习作的重点段落内容是同学如何表演和大家如何猜测的过程和结果,仔细研读下面一个片段,也许会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发。
梁鑫达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为我们表演抽签上的内容。只见他走到一张桌子旁,嘴巴动了动,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他伸出两个手指好像夹起了什么东西直往嘴里塞。突然,他摇摇头,似乎露出痛苦的表情。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直捂着肚子。咦,你看他往“碗”里倒了些什么?辣椒酱?醋?盐?是不是觉得口味还不太好?怎么满脸表情极不自然。同学们猜测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梁鑫达,想弄清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只见他用“筷子”在碗里搅了搅,夹起一些东西,高高地提起来,又卷了卷,这个东西似乎被卷成了卷儿,然后放到嘴前,轻轻地吹了口气,塞到嘴里,细细地嚼着。接着,他很快就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揉揉肚子,擦擦嘴巴,从口袋里摸出钱往桌子上一放,心满意足地走了。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吃面,吃饱了!”
90%猜中了,正确答案是“吃辣味炸酱面”!
好,好,好!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响了起来。
【点评:这个重点段内容写得非常生动,表演者很有表演天赋,在没有任何道具的情况下,伸出两个手指头当筷子,在碗里搅了搅,夹起一些东西,高高地提起来,又卷了卷,东西似乎被卷成了卷儿,然后放在嘴前,轻轻吹了口气,塞到嘴里,细细地嚼着。这些描写让我们感觉身临其境,观众的表现也描写得栩栩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