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习作资源>>小作>>六年级
写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   来源:   作者:湟里小学管理员

学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熟悉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题

1最近我们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班级图书角里已经有近百本书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说说你平时读书会做些什么?

2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感悟,谁来说说自己最近的读书感悟?

3指名说

4把你们所想的写下来,组合成一篇有内涵的文章,这就是“读后感。”

二、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1、出示幻灯片(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写读后感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2、怎样写好读后感呢?我们今天就来学学方法。

三、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一)读懂文章,找准感点

1、一般读完一篇文章,哪些方面能引发你的感触?(中心思想,主人公的经历、情节)

2、这些打动你,吸引你的地方就是能触发你感受的感点。(板书感点)

3、老师这有一个故事,出示《小马过河》,生自由读,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4、指名说

5、一篇文章带给人的感受肯定不是唯一的,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出原文中的众多信息。出示幻灯片(一)找出原文中众多的信息

我觉得这个故事带给我三点感受。从小马的角度来说:

1、小马要过河而不知深浅便去问牛大伯,后来听了小松鼠的话又不敢过河,这给我们的教训是对别人的话要作具体分析,切不可轻信盲从;

2、小马盲目听信了两种相反意见,以致弄得无所适从再去问妈妈,这说明小马遇事不莽撞,善于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3、小马后来接受妈妈的教导,综合分析了牛大伯和小松鼠的话后明白了道理,大胆地“试一试”,才知道水不深与不浅,说明实践出真知。

6、但是写文章的时候,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的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透,重点部分也一带而过,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指名说。

7、所以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这就叫:(板书:找准感点)

出示幻灯片(二)选择信息中最深的感点

假定我们选择的感点是:————  实践出真知

(二)联系实际,写出感受

1、我们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呢?(板书:联系实际)什么是实际?

2出示幻灯片。(写“感”时须密切联系实际,可以是自身的实际,也可是周围事物的情况,历史名人的例子,可列举具体事例。)

3我们以小马过河为例,出示幻灯片。

联想与感点有关的材料(讲道理、摆事实)

1、相传古代英国把西红柿只作为观察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巨毒。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西红柿,他没有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那甘甜的滋味。 

2、今年暑假,爸爸说要教我学游泳,我兴奋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查了许多关于游泳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边看还不断地比比划划,可是研究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一点都不懂,也不知道那手和脚到底是怎样摆动的。带着一肚子的问号,终于等到爸爸教我游泳的那天,爸爸二话不说,先扔给我一个游泳圈,就让我下水,一遇到清凉的河水,我不由自主的就在水里扑腾起来,这时,爸爸开始指导我手脚该怎么摆动,头要抬起等等,我又结合我原先在网上看到的要领,我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4、为了使我们的文章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我们最好还要怎样?(加入名言警句)

(1)、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小塞涅卡

(2)、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费尔巴哈 

(三)处理“读”“感”的关系,连缀成文

1、读后感读后感,我们把感受理清了,我们怎么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呢?指名说。

2、出示幻灯片(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1“感”是文章的重点。对原文可以简要概括,引发“感点”的重点内容可稍具体,但千万不可大段照抄,否则就本末倒置,冲淡了“感”。更不可写成“读后抄”。

2、引用原文重点语句需用上“”。

(四)考虑文章的结尾: 

根据“实践出真知”的感点,上述材料便作为证明材料。结尾可作类似如下文字: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因为实践的结果固然不一定成功,但空想的结果一定不会成功。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实践出真知。

四、全文指导,出示幻灯片

读《小马过河 》有感

   小马要过河,不知深浅,问牛大伯,牛大伯说水浅,能趟过去。可在一旁的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它的妈妈让它多想想,试一试。于是小马按着妈妈的话终于过了河。(引)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议)小塞涅卡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 ”可见实践的重要性。(道理论证)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相传古代英国把西红柿只作为观察植物,谁也不敢试着吃一吃,认为有巨毒。终于有位画家鼓起勇气吃了一个西红柿,他没有被毒死,反而第一个尝到了西红柿那甘甜的滋味。(事实论证)我想,谁都怕死,而那位画家为了真理的验证,勇于实践,为人类的食物中增添了一样新的食物。他吃的那个西红柿一定比我们吃的任何一个都甜。而实践不是盲目的,它必须要靠理论的指导。实践也不应是被别人所左右的,要靠自己的头脑和勇气。(议)正如那匹小马,如果它一味听信牛大伯的话就会马上下河,如果它一味听信松鼠的话就永远过不了河。它只有借鉴前二者的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判断,才能顺利并且成功地渡过河。(联)

    实践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时候实践是要经过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能达到目的的。费尔巴哈曾经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道理论证)今年暑假,爸爸说要教我学游泳,我兴奋得不得了。于是,我在网上搜查了许多关于游泳的动作要领和技巧等。但是我看了那些方法以后,还是一知半解,也不知道那手和脚到底是怎样摆动的。带着一肚子的问号,终于等到爸爸教我游泳的那天,爸爸二话不说,先扔给我一个游泳圈,就让我下水,一遇到清凉的河水,我不由自主的就在水里扑腾起来,这时,爸爸开始指导我手脚该怎么摆动,头要抬起等等,我又结合我原先在网上看到的要领,我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学得得心应手。(联) 

   相反,有些人自己唯唯诺诺,不敢实践,看到别人实践成功还眼馋或阻拦,这样的人只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反面例子)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因为实践的结果固然不一定成功,但空想的结果一定不会成功。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实践出真知。(结)

板书   引、议、联、结

五、总结,出示写作思路

引——或引原文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针对所引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

联——针对你受到的启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相似或相反的现象,联系相关的种种问题。

结——回到原文给人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六、范文

佳作欣赏一: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理想,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没有理想地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这些道理我是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学到的。在这个假期中我仅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把这本书读了一遍。

    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自强不息、坚持信念、身残志坚,以惊人的毅力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即使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却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11岁就去食堂擦叉子,打工挣钱,还要看火炉。1919年参加了青年共产党 , 1923年 —— 1924年保尔领导青年共产党工作。1925年正式加入共产党,即使他在战斗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但最后还是克服了病魔。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生活的年代非常艰苦,可他却有理想有信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如今我们生活的年代是多么的富裕,别说让小孩当童工,就算让他们洗洗碗、拖拖地,打扫自己的房间都要找借口溜走。孩子在家就像公主、王子一般,父母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看中的东西就往家买,中看不中用,餐桌上没有可口的菜就乱发脾气,像山区里的孩子只吃地瓜,喝水,照样年年考第一,不高兴把父母当奴婢使唤着,不想想父母容易吗?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人生要有理想,有了理想不要轻易放弃,就像文中主人公一样。朋友们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鼓舞人斗志、激励人向上的好书。

 

佳作欣赏二:

读《狼王梦》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的课外书很多,但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狼王梦》这本书,母狼坚定执着的精神深深的震憾着我的心灵。

   《狼王梦》是著名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作品,这本书讲的是母狼紫岚生下了四只小狼,三只公狼,一只母狼,母狼紫岚为了让它的孩子当上狼王,他想尽了一切办法,花费了很多心血,还是没有成功。

     长子黑仔,长得膘肥体壮,半岁就能捕猎幼羊,母狼紫岚出去捕猎时,它都能站在石洞口等待紫岚,这是一般的狼不敢做的事情。

     母狼紫岚的命很惨,它的三只公狼分别死在了金雕的爪子下,捕兽夹下,狼王洛夏的嘴下。

其实狼也是通人性的。到了最后,母狼紫岚为了救它的孩子,它和金雕同归于尽了。

     读了这本书,我悟出了很多道理:自然界当中,残酷、无情,为了生存,你必需磨练自己的各个方面,独立生活,爸爸、妈妈无法帮你那么多,最后只能靠你自己。人类也是一样,光靠爸爸、妈妈是不行的,必须学会独立。我们虽然小,但也不能总是依赖父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我们现在应该先从小事做起,要自己管好自己。

      家务事要多帮帮爸爸、妈妈,别让他们累着。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不懂的就问爸爸、妈妈或者老师。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梦想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        

学生习作一:

读《夏洛的网》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夏洛的网》这本书,才看了几页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夏洛的网》是美国名作家E·B·怀特1952年的作品,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风行世界五十年,发行千万册。薄薄的一本书,讲述了一个友爱的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中,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小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诚的友谊,但是,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可看似渺小的灰蜘蛛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在网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文字,赞美威尔伯的文字,改变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威尔伯在集市上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祥的未来。可是,在这时,夏洛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看完这本书,我的眼泪也无法停留在眼眶里了,为这只帮别人却不求回报的小蜘蛛而流泪,为这只珍惜友谊的小猪而流泪。我合上书,静静地想,是什么使这只灰蜘蛛在自己短暂的生命中,不惜忙碌,只为了救一只落脚猪?是友谊的力量!友谊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坚不可摧的。

     和一只渺小的灰蜘蛛比,我感到很惭愧。有时为了早点回家或下课多玩一会,我常对向我寻求学习上帮助的同学说“我不太清楚”或“我不知道”之类的话推辞,有时干脆把本子扔给同学说“你自己看吧”。与夏洛总替别人着想的精神相比,我感到自己十分渺小。帮助同学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我却不愿付出。我以后要向夏洛学习,多多帮助同学。

    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同学,让更多的同学拥有一本好书,让友谊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让这张用友谊织成的大网撒满世界发芽。

学生习作二:

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提起鲁滨孙这个叫得十分响亮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是世界闻名的早期探险家。前几天,我刚刚阅读完了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飘流记》大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直到现在,我还想着《鲁滨孙飘流记》的惊心动魄。 

 《鲁滨孙飘流记》讲的是鲁滨孙从小就想在海上航行。稍长大些,他随好朋友一起出去航海,学会了些本领,但几次都十分失败,都是死里逃生才活过来的。有一次,他从巴西出发,航海遇到巨大的海啸和风暴,全船的人除他一人外,全部被淹死,他游到一个无人的荒岛,利用在破船上找到的东西和在森林中采到的野果,还有捕捉到的野兽,在那个毫无人烟在的小岛上住了整整二十八年又一个月,才和一些外来的人经历了些战斗,回到了巴西。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一个普通的人,怎能在岛上仅用几支枪、一些数得清的大米小麦,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而生存二十八年呢!这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鲁滨孙办到了。他曾在无药而发高烧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烟叶、水和少量的食品,做成了一种可以吃的东西。他一连几天四肢无力,但他坚持到底,坚信自己的病一定会好的。他不因一些很难办的事情而绝望的精神鼓舞着我。在这方面,我也有同感。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都大浮下降,我想:我为什么会考得那么差。后来,我寻找原因,重新振足起来,努力复习。终于,我又一次我考了前几名。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坚持不解的奋斗到底。要不被客观的条件所束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学习,同样如此。一次考好容易,难的在于要坚持每次考好。我想,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我心中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这些天,我常常常深思一个问题:我们生活道路还很长很长,以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难,是鲁滨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回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