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3日(周五)上午,按数学教研组计划开展了本学期首次系列研讨活动,全校数学老师集中在学校四楼多媒体教室参加了本次活动,原常州市教科所汪履平主任应邀也全程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蒋钘老师执教了六年级《图像的放大和缩小》。
蒋老师对教材巧妙的重组和精心的改造,凸显了她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数学专业眼光,为本堂课教学目标的出色完成奠定了前提。课堂教学板块清晰,教学中有扶到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等环节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以及教学的灵动,从而水到渠成。蒋老师精心设计的板书重点突出而富有艺术感,教学中语言的精炼和精彩给听课老师更多的启迪。
在三楼会议室研讨时,大家争相发言,感触颇深。有一致肯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也有提出商榷的环节。最后汪主任做了深刻而朴实的点评。“六大成功之处,五点小建议。首先肯定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是一节优秀课。”汪主任如是说,一、对例题1的改造很成功,教材的改编贴近学生。把本班一年级建队合影照片呈现出来,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学中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二、概念的呈现极具逻辑性。同时建议强调“不失真”。三、教学的一些细节很到位。如例题1学完后,把例题2的前半部分作为练习,让学生按2:1放大时要“想清楚”。学生学得轻松才是真精彩!值得大家学习。四、扶——放,其实就是教结构,用结构去学,有效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五、练习设计与改造非常重要,蒋老师做得很到位。建议在总结是把放大和缩小概括成“变化”就更体现出了一位数学教师真正的数学素养了。六、试一试的处理很细腻,建议要突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这样就把后边练习中出现的任意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放大与缩小也灵活地渗透了。汪主任同时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小结,我们老师要善于把具体的提升到上位观念,提升老师本身学科素养是提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
李校长在研讨后也对大家提出一些要求。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大方向,因此要求我们数学老师,一要有新追求(不满足现状)、新高度(在原有基础上有大的进步)。二要多争取机会。三要积极参与,每次活动都要有所得为以后自身发展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专业素养。(撰文:薛仁良 摄影:杨亚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