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周三)上午,按数学教研组计划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系列研讨活动,全校数学老师集中在学校四楼多媒体教室参加了本次活动,原常州市教科所汪履平主任应邀也全程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虞兰琴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
虞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真是一节生动有趣,又扎实有效的课。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导入时虞老师利用学生对于三角形这个平面图形已有的认识,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条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平面图形就是角。虞老师还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让学生去找一找老师带来的剪刀、时钟、书本等这些物体当中的角。熟悉的物体引起了学生强烈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得联系起来,并在这些角中提炼出角的概念: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使抽象的角的认识简约化,简单化。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注重操作,让学生的行动起来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虞老师设计了找角,做角,比角等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三、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发挥
虞老师是一位敢于放手,敢于尝试的好教师。特别是虞老师改造了教材上的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对角的认识又再一次升华,既检测了学生的认知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虞老师利用小棒做角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的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无关,一层扣一层,层层都体现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的积极参与。
最后汪主任也提出一点建议:也就是虞老师在教学时,忽略了“画角”这一部分时,由于这点缺失,让这节课留下了一点遗憾。当然,这堂课也因为这些“缺失”而显得更加精彩和真实。(湟里中心小学供稿 摄影:薛仁良 撰文:王佳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