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
徐璟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过程必须充满爱心。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教
师的首要责任,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一、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教育,联系千家万户,教育行为关乎党和政府形象,关乎祖国未来发展。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实施者,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实践者,切实加强学习,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应该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学习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阅读,也就是读书。作为教师,还要从历史中学、从他人中学、从实践中学,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履行职责,敬岗爱业,勤奋扎实,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上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当公开课上,让学生从自己的教学中,有所学,更有所得。
教师有了爱心,就会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节课;有了爱心,就会爱学校,爱集体,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尽量把自己的经验成果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供所有同事参考学习。把爱洒在孩子们心里,你会收获桃李满天下的欣喜;把教育成果展示给教育同行,你会得到互助友好的关切;把智慧年华奉献给学校,你会拥有教育教学的丰硕成就。
在教学工作中,课前准备越多,课堂上问题和麻烦越少。备课和上课轻车熟路,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要我们真心付出,教学,我们将收获丰厚。
三、注意呵护孩子们的童心。
古今中外,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的教育,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所有成功的教育都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必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感情不能代替教育过程,但教育过程必须充满感情,这种感情不是为了评先进教师而对学生的虚情假意,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而是师生间的真诚交流和互信,发自肺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当老师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需要和情感需求,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去关爱,努力去实现他们的正当企盼;当学生的,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老师的爱,把老师当着自己最亲的亲人去依恋,努力去实现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育便会呈现出成功的曙光。
童心可以唤醒爱心,爱心可以滋润童心。充分感受到孩子们的童心,然后用爱心去呵护孩子们的童心,用爱的光亮照亮孩子们前行的人生道路,或许我们的爱心因此而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当孩子们把真挚的童心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应该把爱的丰碑树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老师的义务。
四、让学生保留对未来的梦想。
每一个老师都不敢说,自己从来没有“扼杀”过学生的梦想。例如,学生贪玩没有完成作业,我们会批评学生,至于学生玩什么、如何玩我们很少过问,我们的批评可能对孩子形成压力,迫使孩子主动放弃“贪玩”的念头,其结果是,有可能摧毁孩子成为发明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的梦想。学生与同学理论,我们会认为影响班级团结、有损集体声誉而怒发冲冠,但自己的所作所为可能让学生从此失去了锻炼口才的机会,让世界上减少一个演说家、理论家……如此说来,自己究竟“扼杀”了多少孩子的梦想,只有孩子们心里清楚。
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批评学生并无过错,关键是批评教育的同时,我们是否能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一下,尽量减少批评教育的副作用。
教育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艺术无止境”,追求亦无止境,愿我们的教育少一些死板刻套,多一些生机活力;少一些格式化,多一些人性化。愿有血有肉的教师施展的都是有声有色的教育,有声有色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有棱有角、有德有才的国家未来有用之材。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充满爱心的学生,只有充满爱心的学生,才能建设充满爱心的未来社会,当我们的教育充满希望时,祖国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