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专题网站>>工作室>>研究动态
工作室研究计划(陈惠芬)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惠芬

 

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一、九月阅读书目   《小学语文三环节” 阅读教学“教学法》
主要内容: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读书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遵循这一认知规律,依据《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把一课书的教学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环节操作,以此理顺课堂教学的条理,达成学生“学路”与教师的“教路”的和谐并进。
 环节一:初探性阅读,整体感知
“书不读熟不开讲”强调的是学生必须要有一个自己与文本对话,熟悉文本内容的过程,使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老师不应逾越这一学情,急于部分精读教学的展开,那样往往事与愿违。
    本环节的主要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位的基本要求,往往在课后练习题中也放在首要位置出现。尤其是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更是重中之重。在低年级教学中要把读中识字,识读并进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正确地识字学词,结合语言环境初步会意词句的意思,在读的实践中形成自然、流畅的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读通)的能力。
    2.读懂课文的具体内容,达成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读书讲究“披文入境”。这里要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读懂课文的具体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能够口诵心惟,从文本中提取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二、10月阅读《薛瑞萍母语课堂》
《薛瑞萍母语课堂:吟诵课》由薛瑞萍著。连续性是第一重要的教育原则。无论教师具体做法有怎样的不足,“六年一贯”带来的责任感、安全感、师生一体感——已经赋予《点灯人丛书·薛瑞萍母语课堂:诵读课》所有“横切一面”或“惊鸿一瞥”式教学记录无法比拟的真实力、生命力。
三、11月阅读《我在台湾教语文》
《我在台湾教语文》,作者是台湾政治大学附中教师杨晓菁。她喜爱阅读,深信文学能提升性灵,饱满生命,充实生活。
这本书精选了高中生必读文章30篇,其中内容涉及相当广泛,有诗词、科普、环保、哲学等各种类型,就如同书名“阅读不偏食”一样,包罗万象,让孩子实现多角度阅读。
全书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第二部分是阅读古籍经典以及文学名家介绍。第三部分是现代文的阅读与品赏。
四、12月阅读《和名师一起读语文新课标
这是一本关于课标解读的图书。本书特点:立足教学实施研讨,力求把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结合起来,在简要阐释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教学策略,提供教学方案。本书分三部分内容,包括:新版课标概述、小学篇、初中篇。阅读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大。
五、1月阅读《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三者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于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