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专题网站>>工作室>>研究动态
九月份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薛艳

   主要内容:《小学语文三环节”阅读教学“教学法》的三环节是环节一:初探性阅读,整体感知“书不读熟不开讲”强调的是学生必须要有一个自己与文本对话,熟悉文本内容的过程,使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老师不应逾越这一学情,急于部分精读教学的展开,那样往往事与愿违。环节二:深究性阅读,会文明理《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此环节教学定位应把根据《课标》中的学段目标确定的阅读训练的着力点放在首位考虑,同步引导学生明理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才能达成“三个维度”相互渗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实质性的提高。环节三:延展性阅读,积累拓展“为文之道在厚积而薄发”,从这句话不难看出积累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本特色的不同,设计积累性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可以积累表达方法,也可以积累情境画面,还可以积累情感体验……

 
心得体会:《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此环节教学定位应把根据《课标》中的学段目标确定的阅读训练的着力点放在首位考虑,同步引导学生明理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才能达成“三个维度”相互渗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实质性的提高。三年级起重视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明确预习任务,渗透预习方法。随着年级的不同,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要逐步推进学生对“课文写了些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文的条理结构”、“课文主要在表达传递什么”等问题的多角度的理解,把阅读理解,读懂自然段,划分意义段,概括主要内容,形成初步感受,表达内心感受有机结合起来。该环节要重视着眼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能化阅读。三年级起重视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明确预习任务,渗透预习方法。以指导、帮扶、检查等方式促进任务落实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实践,从而提高自能读书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