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工作室理论学习
姓名王东 日期 2015年9月
主要内容: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此环节教学定位应把根据《课标》中的学段目标确定的阅读训练的着力点放在首位考虑,同步引导学生明理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才能达成“三个维度”相互渗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实质性的提高。
心得体会:
重视学生的读书训练:在字里行间里洞察事理。以说明课文所写事物的前因后果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容为中心,引导学生借助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相联系,进一步阅读思考,同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搞清文章内容的来龙去脉,从而引导学生读进课文中去。在文字背后体会情理。以披露作者的真情和阐述自己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引导学生把文字表述中的“事物、事实、现象”与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认识”联系起来,把课文中的语言与作者的真情实感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与文本中的人物的感情发生联系、共鸣,从而明白作者为什么而写,即要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着眼表达悟文理。以欣赏和评价表达效果为中心,在理解内容,体会情理的同时,着眼于作者“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揣摩表达的先后顺序、主次详略、修辞手法、用词精准等,从而鼓励学生发表评论,提出质疑,发展以评论、欣赏、质疑、批判等为关键词的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