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专题网站>>工作室>>研究动态
一月理论学习(二)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东

 

    低年级语文工作室理论学习
姓名王东 日期 20161 
主要内容: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心得体会:                                               
在学精读课文时,学生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虽然教师在教学时都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对自己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体会是不够深刻的。在略读课文中,他们就可以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这对他们来说,学习上的自主性提升,长期下来略读能力逐步提高,如,扫读、跳读、快速默读、精略读结合等阅读方法的提高。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应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方式确实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奠定了基础,培养了阅读兴趣。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用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有了去课外阅读的欲望,略读课文也就起了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