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本研修>>教师档案
2015年度个人总结(陈文瑶)
发布时间:2016-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2015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回首这学期的工作,我感到既繁忙又充实,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自身的努力下,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为了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我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语文教学。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自己。思想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学习热情和信心,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

二、业务素质方面

为了适应农村小学语文的需要,我不断地钻研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学期我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并在积极与我校的其他语文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同时,把我的所学所感积极地与他们分享、研究,以此来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六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并继续任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经验告诉我,对于这个年段的语文教学,如果不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就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没了,语文自然也不会学好。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勤于钻研,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潜心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考勤请假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半年里没有迟到过一次,做到了有事请假,坚持天天上班,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新的一学年里,我应更加勤奋,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少先队条线工作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继续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竟成”少年为重点,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为契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体验活动。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努力为素质教育服务,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在忙碌中充实着自己,学生们也在忙碌中成长着自己。这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中充满着阳光。

基础建设方面,我们除了进一步加强大队委工作,还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定期对中队的卫生、文明、礼仪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并且及时地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同时,将检查结果纳入中队和辅导员考核,督促队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也一如既往地实现辅导员例会制度,七月初召开一次辅导员年会,总结一年的得失,为辅导员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辅导员的培训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从以前的个别参加培训到今年的从面上加以推广。一月份,有五位辅导员参加了在礼河举行的湟里片少先队活动观摩;六月份,5位中队辅导员先后参加了在嘉泽中心小学和成章小学举行的两次团队观摩研讨活动。校级的辅导员工作室活动也给学校辅导员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研讨的机会。此外,我还积极参加了江苏省活动课程辅导用书的编写活动,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审核,九月份,这些辅导员用书已由团省委发到每位辅导员手中。这些活动,都为我校的中队辅导员老师带来了最前沿的少先队信息,为我们更好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有助于全面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

六、取得较好的成绩,仍将继续努力

春的播种,总能迎来秋的收获。少先队工作在领导的重视和全体辅导员老师及少先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五彩靓武进”系列评比中有多个大、中、小队活动分获特等奖和一、二等奖;8位老师的论文、案例在武进区辅导员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

面对成绩,我清醒地认识到我所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寻找差距,才会不断有收获。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争取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陈文瑶

2015.1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