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专题网站>>工作室>>成员风采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何志良数学工作室计划(2016年2月-2017年1月)
发布时间:2016-03-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娇美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何志良数学工作室计划
(2016年2月-2017年1月)
    根据湟里中心小学《关于做好名教师工作室运行工作的通知》的精神,依据本工作室方案,特制定工作室本年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湟里中心小学《名教师工作室运行与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课程统整为主要内容、专题研讨为主要形式、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网络构建为辐射载体、人才培养为重要目标,通过构建区域联合研讨共同体,促进工作室成员在培养周期内获得专业发展加速度
二、工作室目标
     培养一批“敢做梦、乐追梦、爱圆梦”的数学研究人。人人有梦想、个个有行动、人人愿发展、个个能发展。以“学习力就是发展力,科研力就是创新力,合作力就是推动力、行动力就是实践力”为工作室的研训原则,以“志同道合专业引领 同行互助 共同发展”为工作室宗旨,开展系列化的网上网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研修活动。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人确定个人工作室计划,确定分年度目标。通过一个周期的培养计划实施,力争各成员在现有基础上人人获得五级梯队的提升。
(二)教育科研目标
通过周期内的系列化专题研究,探寻课程统整视野下的数学教学新思路,探求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数学改革新模式。区级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争取优质结题。每年工作室成员至少在区级以上发表工作室研究专题论文1篇。
(三)资源建设目标
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以工作室门户网站为主要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初步形成具有统整特色的数学学科的资源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步共享。
三、工作室任务
本年度工作以发展为要务,以课程为基础,以课堂为基地,进行系列化的研究。
    1.目标领航:各工作室成员制定个人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确定切实可达的目标及具体可行的措施。
    2.项目导行:工作室确定“在数学教学中创造精彩细节的研究”为主导项目,并根据这一主题研修项目,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升成员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
    3.平台交流:充分利用网络,完善本工作室网站,使网站成为工作室成员学习、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实现更大层面的互动与互助。
    4.研究分享: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共同学习研修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研究,促进成员对数学课程统整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不断螺旋上升。
5.共读导引:每个学期由工作室学习负责人推荐共读书目,并在荐读、引读、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读书沙龙活动。
6.考评指引:每学年工作室成员对研究过程与成果进行分享与晾晒,由领衔人对成员进行综合考核。
四、培养措施
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博客研修、主题沙龙、专家引领为主要的研修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
(一)学习在线
每学期推荐1本必读书目,开列选读书目菜单,通过共读分享提升理论研究水平,通过导读评论提升理论思辨能力。从哲学、教育学、数学教学三个层面帮助工作室成员形成系统完善的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二)课堂在线
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案例跟进研究,从四大领域入手,开设不同专题的主题研究。做到人人主动上研究课,人人主动评研究课,通过主题串烧、课例跟踪等形式,从点到面,从面到体,提升对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构建力与创生力。
(三)研究在线
课题、课程、课堂一体联动,教学、教研、教育一体提升,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把课堂实践与反思重构结合起来。围绕工作室的统整课题,从数学四大领域的内容维度,通过课堂观察、主题沙龙、专题论坛等方式逐步构建实践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创生性研究的新方式。
(四)分享在线
每周相约,每月分享,建立起“名师工作室”专题网站管理机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去时空的互动,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使网站成为工作室成员的成果发布站、资源分享站、研究辐射站。
湟里中心小学何志良数学工作室
                                                        2016年2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栏目列表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
    访问总量统计 日访问总量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