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6-05-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红娟 |
要从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平常的教学中教授一些方法。让孩子们知道该怎样读书,对于低段要给出一些基本的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干什么。除了读通、读顺、读准确、读流利、不错读、漏读、读断句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外,还应该在这些基础上读出感情!或者针对于文章让孩子们读出一些信息,从文字背后捕捉一些明显的信息,这样日复一日的提高孩子们对于语言的感受力和敏锐力。比如第四课《春到梅花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人流”是什么样子的?欢乐的海洋又是怎么的局面?通过有感情的多次朗读,应该努力引导孩子们通过字面看到画面,通过画面悟到情面。又比如第十五课《放小鸟》:我听到窗外有一只小鸟在焦急的叫唤,这只小鸟同被我“关”起来的那只可爱的小鸟有什么关系?它在叫什么?它为什么叫得那么焦急?我最后为什么决定放小鸟?读文章我们不仅要读出字面交待的信息,还要看到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融洽美好。又比如《司马光》:公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从这句话你知道了公园里置放的一些东西,除此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呢?老师应该善于去引导孩子们质疑探究主动发现,如果没有假山,没有水缸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阅读教学是重点是难点,要想在阅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兴趣是关键,在学生爱上阅读的同时引导其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去阅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循序渐进,也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欣赏力与运用力,这样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
|
栏目列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