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16年武进区信息化能手比赛(语文),在湟里中心小学举行。来自周家巷小学、湟里中心小学、马杭中心小学、崔桥小学、雪堰中心小学的五位老师分别参加了比赛。本次课题统一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天火之谜》。比赛选手们,分别采用白板和学习方式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课堂精彩纷呈,可谓是一场教学盛宴。
来自周家巷实验小学的秦雯老师,带领学生利用尚学平台的画板,图片选择器,手写输入板等功能,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主动,快乐。来自湟里中心小学的张志清老师,利用美图秀秀、百度魔图、QQ、讯飞语记等app的使用,既让学生深入了解富兰克林整个风筝实验的过程,又让学生掌握记述实验过程的方法,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张志清老师用精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娴熟的信息技术操作,充分演绎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来自马杭中心小学的沈斐老师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百度汉语词典、刷微信朋友圈、美图秀秀等,带领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字词学习,感悟体会富兰克林科学严谨、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品质,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崔桥小学的季敏老师引领学生利用平板触屏技术进行个性化阅读批注,利用平板拍照、推送技术、及时分享学习成果。数字化课堂既有学习方式的传承,又有创新!雪堰中心小学的钱燕老师,采用“一对一E学习”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运用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午比赛结束后,湟里中心小学的陈明珠副校长首先对上阶段协作片的比赛活动做了总结。接着钟楼区的宋军老师从基础性层面,对今天比赛做精彩点评。他提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基于一种需要,是学生教师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的需要,必须在学生行为心理与技术应用之间共鸣。信息技术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既要有设计的思想,还要能做到技术无痕。接着常州教科院的黄炎老师发言,他认为今天的五堂课,是基于资源的学习,是基于评价的学习,是基于交流的学习。最后,教师发展中心的宋老师对今天的课点评,他特别认可湟里小学张志清老师课堂中“讯飞语记”的使用。他认为,今天的每堂课都侧重于第四小节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学生表情鲜活,眼神光亮,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宋老师提出,学习自然第四自然段时,要注意人文性,以及让今天的孩子知道这个实验的价值。宋老师还强调呼吁,要让现代的孩子,用现代的工具,在现代的环境中,学习现代的语文。(湟里中心小学供稿 文字:蒋青月 摄影:薛仁良 审核:薛仁良)
|